【古人之去取,古人之心也】

【歷朝】隋唐文學發展

一、 概說

  楊堅篡北周,南滅梁陳,統一中國,是為隋朝。由於國祚甚短,在文學發展上,除李鶚上書請求革除駢文弊端外,較無顯著影響。
  唐王李淵受禪,建立唐朝。經歷貞觀之治,國力大盛。建國之初,文學方面尚承襲前朝風格,宮廷詩人諸如李百藥、虞世南等,詩風偏向宮體;同時民間亦有詩人作白話詩,風格與宮廷不同。及至高宗、武周之時,在詩歌上有初唐四傑、沈佺期、宋之問、陳子昂、張九齡、杜審言等,律詩逐漸完備,風格也逐漸蛻變。
  開元天寶之間,唐朝武功盛大,國力空前。詩歌發展極盛,有自然派、邊塞派各自發展,以及中國詩史上的兩大巨星──李白、杜甫。
  安史之亂後,社會寫實詩人逐漸增加。白居易、元稹等人領導的新樂府運動,堪稱社會寫實詩派代表;同時亦有以韓愈為首的奇險派,以及柳宗元、韋應物等自然派詩人。與此同時,唐代古文運動亦在韓愈、柳宗元的領導下蓬勃發展。
  中唐以降,國力衰頹。晚唐之時有以李商隱、杜牧為代表的唯美詩,以及繼承杜甫寫實精神,以皮日休、陸龜蒙等人為代表的社會寫實詩派。與此同時,詞的寫作逐漸興盛。黃巢之亂後,朱全忠篡唐,進入五代十國時期。在晚唐五代的這段期間,詞體不斷發展,有溫庭筠、韋莊等花間詞人,與李璟、李煜等南唐詞人。
  五代時期最終由宋朝結束,隋唐文學發展亦隨之告一段落。

二、 唐代詩歌發展

(一)、唐代詩歌繁榮之原因

1. 詩歌本身發展

  詩歌發展至唐代,吸收了《詩經》、《楚辭》以來沿傳的現實主義、浪漫主義傳統,內容、精神上有所傳承。加上陳子昂倡言的「漢魏風骨」,使詩歌擺脫齊梁宮體,取得新的成就。
  在體製上,五言詩、七言詩漸臻成熟,加上聲律論的提倡,經過沈佺期、宋之問在律體上的努力,使近體詩的格律大致完備。除了近體詩外,歌行體、古風等古體詩在唐代也大量創作。再加上新樂府的加入,使得唐代詩歌同時有許多不同體製共同發展,互相滋養。
  而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,詩歌使用的修辭技巧也臻至完備。在內容、體製、技巧皆融會長期以來的經驗後,唐代詩歌興盛乃事理之必然。

2. 政治因素

  唐代帝王大多雅好文學,在帝王的喜好與提倡下,詩歌有充分的發展空間;加以科舉以詩賦取士,使唐代詩歌創作蔚為風氣。

3. 經濟發達

  由於唐代經濟發達,國力強盛,使宮廷能設教坊、名門能蓄歌伎,宴饗之時對詩歌有所需要;且詩人不盡為宮廷中人,使詩歌不若宮體詩、玄言詩之單調。

4. 社會環境

  唐代時,儒、釋、道皆同時發展,與其他外來文化兼容並蓄。種種的環境因素,給予唐詩興盛的客觀條件;加以唐代國力有盛有衰,使詩歌境界更廣。

(二)、唐代詩歌發展概況

1. 近體詩發展

  文人詩歌在六朝之時已經有顯著發展;而形成格律詩的關鍵,在於南齊沈約等人提倡的「聲律論」。四聲八病之說在經過詩人嚐試、摸索之後,大體將四聲分為平仄,並且淘汰一些過於勉強的規定,形成今天所見到的近體詩。
  而在唐初,透過上官儀的六對、八對之說,與沈佺期、宋之問等人在律詩上的努力,使律詩的規則也大致定型。近體詩整齊勻稱,聲調抑揚起伏,形式、聲音上具有美感;且格律規定雖顯嚴密,但有拗救等方式通融,不至於成為太大束縛。因著種種原因,歷代詩人對唐代發展完備的近體詩都有所嚐試,並且發展不衰。

2. 古體詩發展

  相對於近體詩,唐代詩歌仍存有許多古老的體製,諸如學習《古詩十九首》或漢樂府詩的,皆可以稱做古體詩或古風、古詩。魏晉南北朝古詩以五言居多;唐代則七言與五言並行。七言古詩當中還有所謂的「歌行體」,體製變化多端。雖古詩入律者少,但諸如白居易〈長恨歌〉、高適〈燕歌行〉等,活用律句,使得內容情調與不入律的古詩有所不同。
  唐代古詩當中以樂府詩為多,其中部分沿用舊題,部分另創新題,共通點為不可入樂而歌,內容與樂府舊題也不盡相關。除了擬古樂府之外,唐代還有白居易、元稹提倡的「新樂府」,也為唐代古詩發展加入新血。

3. 唐詩分期概說

  唐詩概略而言可分為四期。初唐詩歌早期沿襲齊梁餘風,經過初唐四傑與陳子昂的影響,逐漸脫離宮體習氣,傳承漢魏風骨。盛唐乃是唐朝國力最盛之時,有詩人親身體驗邊塞軍旅生活,詩風屬於邊塞派;也有詩人喜好田園山水,是為自然詩派。中唐時,以奇險派詩人較為突出,當時亦有新樂府運動與古文運動互相影響。晚唐國力衰頹,詩風轉趨穠麗,有雕琢藻飾之風。

三、 初唐詩

  初唐時代,指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(西元618至712年)。這段近百年的時間是唐代詩歌的開創時期,最初承襲齊梁餘風,並且在初唐四傑的影響下,逐漸轉變;直到武周時的陳子昂,在他提倡「漢魏風骨」並實際創作的影響下,以復古為革新,使唐代詩歌與南北朝呈現不同氣象。
  略與陳子昂同時,尚有沈佺期、宋之問與杜審言等,他們的創作實踐,使律詩格律形式趨於完備。

(一)、齊梁餘風

  唐代建國之後,貞觀詩壇沿襲齊梁餘風,諸如李百藥、陳叔達、虞世南諸家,當時上官儀提出針對律詩對句的六對、八對之說,使律詩體製趨向完備。

(二)、民間白話詩人

  除了宮廷詩人外,民間詩人有王績、王梵志、寒山子等,以白話通俗語言為詩,或嘲諷周孔、反對名教、託言哲理,與宮體詩截然不同。茲舉王績〈過酒家〉:「此日長昏飲,非關養性靈。眼看人盡醉,何忍獨為醒」。

(三)、初唐四傑

1. 概說

  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四人,在詩歌文章上各有所長,後人合稱其為「初唐四傑」。四傑在高宗、武后朝活躍,王勃長於五言詩與駢文,詩如〈別人〉、〈滕王閣〉、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〉;楊炯長於五律,如〈從軍行〉;幽憂子盧照鄰長於歌行,如〈長安古意〉;駱賓王長於五言詩與歌行,詩如〈于易水送人〉,文如〈討武曌檄〉。
  楊炯詩歌文章常用古人姓名,人稱「點鬼簿」;駱賓王〈帝京篇〉等常用數字入詩,人稱「算博士」。

2. 四傑在詩歌內容方面之貢獻

  初唐四傑的詩歌,在內容方面突破宮體詩的囿限,將詩歌從宮廷拓展到市井民間。諸如離別、懷鄉、邊塞、市井生活、山川景物,皆可為題材。諸如王勃〈別人〉、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〉以詩歌寫離別之愁,〈滕王閣〉描寫建築;楊炯〈從軍行〉描寫內心從戎壯志;盧照鄰〈長安古意〉描寫市井生活,〈五悲〉描寫自身苦厄;駱賓王〈于易水送人〉托古書寫離別之愁……等等,無論內容、思想、精神,皆與宮體詩狎玩艷情之調有所不同。

3. 四傑在詩歌形式方面之貢獻

  盧照鄰、駱賓王皆長於歌行,王勃、楊炯則長於五律,對於唐代詩歌體製的完備,有奠定基礎之功。

(四)、陳子昂、張九齡

  陳子昂,字伯玉,仕於高宗、武周朝。其詩歌主張與創作實踐,乃繼四傑之後,對唐代詩歌發展有重大影響者;張九齡則是堪與陳子昂相提並論之當代詩人。陳子昂的主張與詩歌特色略如下所言:

1. 陳子昂的詩歌主張

  陳子昂的詩歌主張見於〈與東方左史虯修竹篇.序〉當中。在這篇短文中,陳子昂以為南北朝以來,詩歌「采麗競繁,而興寄都絕」,提出詩歌當以興寄、風骨為創作標準。
  所謂興寄,不僅是詩六藝當中的「見物起興」,且是指《詩經》當中美刺比興之傳統,即託言事物而表達詩人對國事民生之意見。
  所謂有風骨,即是指詩歌作品中思想感情表現明朗、語言質樸有力、風格爽朗剛健。具體而言,建安文學即以風骨著稱。

2. 陳子昂作品特色

  陳子昂詩今存百餘首,以〈感遇〉三十八首、〈登幽州台歌〉最為有名。其詩歌常能活用比興,透過興寄將抽象情感具像化;並且詩歌確實做到所提倡之「漢魏風骨」,無論諷諭時政、感懷身世、抒發情志,皆語言質樸,風格剛健。

3. 陳子昂在文學史上之地位

  透過陳子昂的努力,齊梁餘風為之一清,在唐詩轉變的道路上起到很大的作用。諸如張九齡〈感遇〉、李白〈古風〉等,皆受到陳子昂〈感遇〉所影響;白居易、元稹亦以陳子昂〈感遇〉為榜樣,寫作諷諭詩。無論杜甫、韓愈等後代文人,皆對陳子昂有極高評價。

4. 張九齡

  張九齡,字子壽,曲江人,人稱張曲江。曾為高宗朝宰相,其詩略帶臺閣氣;然〈感遇〉詩諸首,風格近於陳子昂。〈望月懷遠〉「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」句,千古流傳。

(五)、沈宋

  沈佺期、宋之問皆入仕武周朝,略與陳子昂同時。此二家詩歌多應制、歌頌之作。他們的主要成就,在於筆下精密嚴謹的律體詩。經過魏晉六朝的發展,五言、七言律詩於之完成。
  雖說沈、宋詩多應制之作,但諸如沈佺期〈夜宿七盤嶺〉、宋之問〈渡漢江〉等作於貶謫之後的詩作,情意真實,亦堪稱佳作。

(六)、文章四友

  文章四友,乃是與沈、宋同時,大力寫作律詩的四位詩人。他們是李嶠、蘇味道、崔融、杜審言。其中李嶠詠物詩頗多,乃唐代首位詠物詩人,〈汾陰行〉為佳作;蘇味道較多模稜之作、崔融為文典麗,四人當中以杜審言較為傑出。
  杜審言字必簡,乃杜甫祖父。為人恃才傲物,擅長律體,又將五律拓展為排律。諸如〈和晉陵陸承早春遊望〉,為其佳作。

(七)、吳中四士、燕許大手筆、劉希夷

  「燕許大手筆」指蘇頲、張說。此二家皆為宮廷詩人,應制之作較多。由於蘇封燕國公,張封許國公,且當時朝廷重要文件多出於使二人之手,因而有「燕許大手筆」之稱。
  吳中四士指賀知章、張旭、包融、張若虛。此四家詩風具有追求自由閑適生活的共通點。其中賀知章個性曠達,號四明狂客;張旭因擅狂草、嗜酒而人稱張癲,皆各具特色。張若虛〈春江花月夜〉詞采清麗,感情純淨。
  劉希夷詩歌風格接近張若虛,其〈代白頭吟〉「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」,流傳千古。

四、 盛唐詩

  盛唐時代,指玄宗開元元年至代宗永泰元年(西元713至765年)。唐朝在這約五十年的時間當中,國力發展至極盛,卻也是由盛轉衰的轉戾點。詩歌在這段時間當中的發展亦是極為繁盛,詩壇名家輩出。以高適、岑參為首的邊塞派,描寫邊塞風光、戰爭殘酷,體現軍旅生活與廣闊的壯志;以王維、孟浩然為首的自然派,描寫山水景物、田園生活,呈現閒適自得的悠然生活。
  除了邊塞詩派、自然詩派之外,盛唐李白、杜甫堪稱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巨星。李白以才勝、杜甫以學勝,風格雖大不相同,但藝術境界同樣臻至化境,難分軒輊。
  除以上諸家外,當時尚有劉長卿、韋應物等,但前人皆歸其為中唐詩人,因此容後再述。

(一)、自然派(田園山水詩派)

1. 自然詩派興起原因

(1). 經濟富庶、環境安定:提供遊山玩水、隱居、接觸農民生活的物質條件。
(2). 終南捷徑:唐代延攬人才不僅科舉,亦通過推薦;而隱士常為賢人象徵,故欲仕進而不得其門而入者,皆以隱逸山林,寫詩作文為法。
(3). 佛道盛行:佛教的自我解脫、遠離塵世;道教的清靜無為、反璞歸真,對於厭倦官場的士大夫具有吸引力,促成隱逸田園山林之風氣,
(4). 文學自身發展:田園詩自陶潛發端,謝靈運開創尋幽訪勝的山水詩,使田園山水成為詩歌題材。歷經謝朓等人更加發展,終究造成盛唐自然詩派之興盛。

2. 自然詩派風格與特色

(1). 以五言詩為主,文約意斂,含蓄而雋永。
(2). 風格恬靜淳樸,少奔放雄渾之風。
(3). 題材偏重於山水風景、田園生活,並融匯作者熱愛山水的感情,與樂於歸隱的志趣。
(4). 詩人通常精於捕捉物像,能夠概括性地描寫雄奇壯闊的景象,也能細膩地刻畫景物的細部特徵。
(5). 作者人生觀通常較為消極,多數有佛道、退隱思想。因此作品較脫離現實,罕能反映社會狀況。

3. 王維

  王維,字摩詰。早年志於仕進,詩風略有偏向邊塞派的氣象;中、晚年好佛,在田園山水詩取得較大成就。王維兼能詩、文、書、畫,才藝相當多元,因此詩歌能夠取得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」的美譽;加以長於音樂,因此詩歌亦具有音樂性。今存詩四百餘首,世稱詩佛;由於曾任尚書右丞,故世稱王右丞。
  王維自然詩的藝術特色,在於對景物形象與語言藝術的精確掌握。透過簡短凝練的辭彙,卻能夠準確地呈現事物的形象、動靜、情態,正是王維作畫「意在筆先」的延伸發展。且對於自然界聲響的運用、描寫,也能達到聲色交融的效果,對呈現物像有所幫助。
  此外,除了對於景物的客觀描寫,王維詩歌中亦時常蘊含哲理,諸如「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」等等,結合作者人生觀,亦是「意在筆先」之具體表現。
  除自然詩外,抒情詩如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〉、〈送別〉等,透過淺顯的語言,蘊含深刻的情感,亦稱佳作。

4. 孟浩然

  孟浩然,本名浩,字浩然。出身襄陽,故世稱孟襄陽。孟浩然四十歲之前,仍存有儒家「學而優則仕」的思想,對仕進顯得熱衷,在詩歌上則於隱逸當中透發對官場、榮華的好奇,與懷才不遇之憤慨;四十之後,自知仕進無望,為詩境界始高。
  孟浩然早年詩作以〈望洞庭湖贈張丞相〉、〈歲暮終南山〉等,較能體現對仕進的期望,與懷才不遇的感慨;中、晚年詩作諸如〈過故人莊〉、〈宿建德江〉等,清新閑適。再如〈與諸子登峴山〉等弔古傷懷之作,均可見其才識。

5. 王孟比較

  綜觀王、孟詩作,孟浩然詩以主觀為主,其詩貫以一己之情感,寫景鮮明活潑;王維詩相對客觀,田園山水詩中較少提及個人情感,以典雅詞彙抒寫禪境、哲理。
  王維詩作意境深遠高妙,在境界上較孟浩然似略勝一籌;但王詩較斂,又不若孟詩之閑適自得。二者相較,各有擅場。

6. 儲光羲

  儲光羲,曾任太祝,世稱儲太祝。嘗為小官而退隱,又復出;由於安始之亂時曾被迫為官,因而亂後貶死嶺南。
  其詩作以描寫田園生活、農村景色之詩作較多。〈田家雜興〉八首、〈遊茅山〉五首、〈漁父詞〉、〈牧童詞〉等,為其代表作。

(二)、邊塞派

1. 邊塞詩派興盛之原因

(1). 對外戰爭頻繁:隋唐時代多次對外發動戰爭,文人多有親赴邊塞,經歷戰爭以求功名者。
(2). 文學自身發展:早在《詩經》當中,便有諸如〈采薇〉、〈東山〉之類反映邊戍生活的篇章;中國詩歌歷來也有部分描寫邊塞戰爭的詩歌。唐代承襲漢魏風骨,又有建功立業之志,抒發於詩歌自然有邊塞風格。
(3). 塞外風景殊異,刺激詩人文思,

2. 邊塞詩派風格與特色

(1). 長於七言詩、歌行體。
(2). 風格奔放雄渾,氣象壯闊。
(3). 擅寫邊塞風光、戰爭軍旅生活,表現征人思婦之情感。
(4). 作者具有積極樂觀之人生觀,頗有浪漫氣質。詩歌具有愛國精神,作品情調高昂。

3. 高適

高適,字達夫。出身貧困,早年狂放,四處遊歷,偶爾作詩自傷;直到中年從軍之後,歷任淮南、西川節度使,為詩境界更廣。高適長於七言歌行,諸如〈燕歌行〉、〈古大梁行〉、〈營州歌〉等,氣勢豪放,格調高遠;五言詩如〈自淇涉黃河途中作〉,亦屬佳作。

4. 岑參

  岑參早年孤貧,有志於仕進而不得,詩歌多有抒發懷才不遇之作;後為安西、關西節度判官,終於能一展抱負。經歷邊塞風物、軍旅生活之後,詩歌境界始開。擅長七言歌行與七言絕句,詩風奇俊、語言奇巧,長於鋪寫火山、沙漠的狀闊景象。早期詩如〈初授官題高冠草唐〉,閑適典雅;亦有如〈江上春歇〉,自嘆不得志之作;經歷邊塞生活後,詩風急轉,諸如〈白雪歌〉、〈走馬川行〉諸篇,體現其壯闊氣勢;七言小詩如〈逢入京使〉等,情感親切動人。

5. 岑、高比較

  類似之處:早歲孤貧;積極用世;立志軍旅;關懷百姓、不畏權貴;喜用七言歌行表達積極壯闊之氣;具悲壯風格。
  不同之處:高適寫詩直抒胸臆,雄壯且真實,頗有深度;岑參作詩善用想像誇飾,表現豪放雄渾之情感,具浪漫氣息。且作詩題材較廣,有寫胡旋舞、胡笳之句。

6. 王昌齡、崔顥、李頎、王之渙、王翰

  王昌齡,字少伯,以七言絕句名世,世稱七絕聖手;由於其七絕在當時流傳甚廣,為人所喜愛,因此被譽為「詩家天子」。其七言絕句善於借景抒情,又長於刻畫主題人物之心理。邊塞詩如〈出塞〉,宮怨詩如〈長信秋詞〉,閨怨詩如〈閨怨〉,堪與李白七絕媲美。
  崔顥少年之時詩多豔篇,後遊歷邊塞,詩風轉為豪放。有〈黃鶴樓〉一詩,使李白擱筆。
  李頎詩秀麗雄渾,內容與體裁頗為廣泛。以五言、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詩見長,〈古從軍行〉最為著稱。
  王之渙,字季凌。長於七言詩,諸如〈出塞〉「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」,傳誦千古;五絕亦有〈登鸛雀樓〉,志氣清高。
  王翰現存資料較少,以七絕〈涼州詞〉「醉臥沙場君莫笑,古來征戰幾人回?」句,傳誦至今。

(三)、自然派與邊塞派之比較

(1). 自然派以五言詩為主;邊塞派以七言詩為主。
(2). 自然詩派風格恬淡閑適;邊塞詩派風格雄豪奔放。
(3). 自然詩派以田園生活、山水風景為主題;邊塞詩派以軍旅生活、邊塞風光為主題。
(4). 自然派詩人多退隱思想,追求清靜閑適的生活,對現實社會的反映較少,思想較為消極;邊塞派詩人多進取思想,追求一展抱負,詩歌反映現實,思想較為積極。

(四)、李白

  李白,字太白。賀知章稱其「天上謫仙人」,以「詩仙」名傳千古。李白詩歌繼承《楚辭》與漢魏六朝樂府詩傳統,加以自身天才,形成後人難以學習、仿效的獨特風格。其藝術特色略可歸結如下:

1. 浪漫主義

  李白詩歌大多直抒胸臆,情感強烈,積極進取。詩中往往融合其狂放不羈、桀驁不遜的個性,具有獨特的自我風格。

2. 誇張、比喻、象徵的手法

  為了抒發其奔放、劇烈的情感,李白往往運用各種誇張、比喻、象徵的手法,窮辭盡意;此外更借用神話、傳說的材料,構成各種神奇、瑰麗的境界。

3. 豐富的題材與風格

  李白詩以抒發個人情志者多,是以能堪抒發情志者,凡愛情、飲酒、戰爭、山水景物、離別,皆可以為題材。根據不同的題材,李白亦能隨之轉換風格,忽而狂放,忽而閑適。氣勢雄放者如〈蜀道難〉、〈將近酒〉;閨怨、宮怨如〈長相思〉、〈玉階怨〉;鄉愁如〈靜夜思〉;恬淡如〈獨坐敬亭山〉;送別如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〉。凡此諸篇,可略窺見李白作詩風格、題材之廣泛。

4. 語言清新豪放、不加雕飾

  李白重視向樂府民歌學習,以為「自從建安來,綺麗不足珍」,其詩句「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飾」恰好成為後人形容李白詩歌的典型用句。諸如〈蜀道難〉、〈將進酒〉諸篇,渾然天成,氣勢雄渾豪放;律詩如〈登金陵鳳凰臺〉等,不是那麼遵守格律,亦無律體雕琢之病。

5. 兼擅各體、不拘泥形式

  李白兼擅詩歌之各種體製,尤以古風、樂府歌行、七言絕句最為擅長。即便是律詩,李白亦不盡遵守格律,任意發揮。

(五)、杜甫

  杜甫,字子美。曾任左拾遺、檢校工部員外郎,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、杜工部;又因為他搭草堂居住在長安城外的少陵,也稱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其詩歌與李白齊名,後世稱其「詩聖」,又稱其詩為「詩史」。

1. 杜甫的思想特色

  杜甫吸取儒家當中憂民愛物、憤世疾邪、善惡分明的思想,具有愛國思想、濟世精神。雖然有愛國的激情,但卻理智且實際,並非屈原式的殉國思想。為詩重視作品藝術,更重視其思想內容。

2. 杜甫詩歌的特色

  杜甫詩歌繼承《詩經》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,無論敘事、抒情,皆能反映社會、民間的現實生活內容。其詩歌特色略述如下:

(1). 現實主義:相對於李白的浪漫主義,杜甫詩歌以現實主義著稱。他的現實主義,透過詩歌對現實的描述來呈現。諸如「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」等等,形象鮮明而能夠概括地反映社會現實。
(2). 描寫細膩:杜詩對於事物、情感的描寫,往往刻畫入微,例如〈春望〉「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」,以花、鳥襯托自己的情感;「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」來體現自己的憂國之心。皆能以對事物的描寫襯托情感。
(3). 風格沉鬱頓挫:杜甫面臨國家破敗、社會動亂、人民苦厄,加以個人生活困頓,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,造成杜詩蘊含的思想感情深沉鬱積,語意頓挫轉折。
(4). 語言凝練深沉、善用口語方言。
(5). 韻律隨內容變化:杜甫常根據詩歌內容、情緒,使用相應的韻律,發揮更大的藝術感染力。
(6). 善學傳統、兼備眾體:杜詩兼擅各體,無論古詩近體,皆能運用自如。

3. 杜甫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

(1). 繼承《詩經》、漢樂府以來詩歌之寫實傳統。
(2). 采古今作家所長,融會而獨為一端。其精神博大之處,造就諸多後輩詩人:元、白新樂府得其寫實,韓愈、賈島取其奇崛,晚唐杜荀鶴、皮日休承其真義,以反映民生疾苦、披露社會現實為己任。
(3). 及宋,王禹偁、王安石、江西詩派,俱以杜甫為宗。陸游、文天祥等愛國詩人,亦以杜詩為榜樣。
(4). 明清時,諸如李夢陽、王世貞、顧炎武、黃遵憲等,皆景仰杜甫。
(5). 其憂國憂民之精神、精湛高超之藝術技巧、開拓詩歌之表現領域,影響後世深遠。
(6). 後世以詩論詩、題畫、寫日常生活、代替奏疏信札,皆杜甫所開風氣。

(六)、李杜比較

1. 思想

  李白思想偏向道家,主張及時行樂,「古人秉燭夜遊,良有以也」;兼有任俠縱橫思想,相對不重視禮教。
  杜甫思想以儒家為核心,具有愛國思想、濟世精神。

2. 作詩主張

  李白作詩,復古而不拘泥於格套,以清新率真之風格,突破建安之後的綺麗詩風。擅長古詩、絕句,律體較少。
  杜甫作詩主張見於〈戲為六絕句〉、〈解悶〉十二首當中,遠師〈風〉、〈雅〉,祖述漢、衛,取法齊、梁,融合各家所長,加以「讀書破萬卷」,故能「下筆如有神」。

3. 作品比較

(1). 李白富於想像,運以逸氣;杜甫擅於敘述,精於議論。
(2). 李以才勝,杜以學稱。
(3). 李白「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飾」;杜甫加意推敲,「語不驚人死不休。」
(4). 李存古意,杜開今體。
(5). 李白豪放飄逸,杜甫沉鬱頓挫。
(6). 李白擅絕句,杜甫工律詩。
(7). 李白積極,俱浪漫派特質,富個人主義,吟詠題材千變萬化;杜甫寫實,可稱社會派,憂國憂民,多寫民生疾苦。

五、 中唐詩

  中唐時代,指代宗大曆元年至穆宗長慶四年(西元766至824年)。在這近七十年間,唐王朝歷經安史之亂,潛藏已久的隱憂一次爆發,國力大幅衰退。此時詩壇亦不若盛唐時群星並起,由代宗大曆至德宗貞元年間約三十年的時間,著名詩人有劉長卿、韋應物,與以錢起等人為代表,合稱大曆十才子的十位詩人。
  在順宗、憲宗之時,政治上力圖復興,有中興之志。詩壇亦在此時重新活躍,以白居易、元稹為首,王建、張籍等作家應和的「新樂府運動」,寫下大量具有現實主義意涵的詩篇,繼承杜甫以詩歌反映現實的精神;與此同時,韓愈、孟郊、賈島、李賀等人繼承杜甫「語不驚人死不休」的精神,新闢奇險一派,在文字、詞彙、句法上鬥險爭奇。
  除了社會寫實與奇險派之外,尚有劉禹錫、柳宗元,在田園山水詩等方面亦有創作。
  除了詩歌之外,中唐尚有以韓愈為首的古文運動,後述。

(一)、大曆十才子

  「大曆十才子」乃指代宗大曆年間活躍的十位詩人。《新唐書》載為盧綸、吉中孚、錢起、司空曙、苗發、耿湋、韓翃、崔峒、夏侯審、李端十人;江鄰幾《雜志》則去崔峒、夏侯審、韓翃三人,易以郎士元、李益、李嘉祐、皇甫曾四人。說法不一。
  諸家作品,風格相近,筆力雖遜於杜甫;然而作詩態度皆嚴肅認真,力去浮靡。錢起之詩擅於鑄煉,如「曲終人不見,江上數峰青」等,時出警句;李益長七絕,如〈夜上受降城聞笛〉等,意境悠遠;其他如耿湋〈路旁老人〉、盧綸〈逢病軍人〉、戎昱〈苦哉行〉、戴叔倫〈屯田詞〉等等,皆為大暦詩人代表之作。

(二)、社會寫實派與新樂府運動

1. 新樂府運動

  「新樂府運動」乃是由白居易、元稹等人在憲宗元和年間倡導,力求發揚詩歌現實主義的文學運動。元、白二人友誼深厚,遭遇相似,文學觀點也相近。由於二人活躍於元和年間,因此稱之「元和體」;又因元、白皆以「長慶」為集名,故又稱「長慶體」。

2. 張籍、王建

  張籍,字文昌。歷水部員外郎、國子司業,世稱張水部、張司業。又因年至五十仍為太祝,亦有稱之張太祝者。詩風直接繼承杜甫寫實精神,擅為樂府詩,五律亦稱善。作詩態度嚴肅,描寫戰亂如〈築城詞〉、貧苦如〈山農詞〉等等,亦有為婦女發聲之作,如〈離婦〉等。白居易讀其詩,作〈讀張籍古樂府〉以為稱讚;姚合亦稱其詩「古風無手敵,新語是人知。」
  王建,字仲初。與張籍並稱,亦長樂府。著有宮詞百首,題材廣泛。其詩具有民歌流暢清新之風格,同時反映現實。

3. 白居易

  白居易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。為學刻苦,以至於口舌成瘡、手肘成胝。由於出身困苦,故詩作更能反映民生疾苦。為詩力求淺白易懂,使詩歌與黎民百姓能有所聯繫。〈秦中吟〉十首、〈新樂府〉,可為其代表作。敘事詩〈長恨歌〉、〈琵琶行〉,千古流傳。

4. 白居易的詩歌理論

  白居易以為創作當與政治、社會、民生相互聯繫,否定六朝「嘲風雪」、「弄花草」的文風。此外,作詩「不求宮律高,不務文字奇」,力求文字通俗平易。歸結其主張如下:

(1). 詩歌反映現實:白居易在《策林》中,提出「人之感於事,則必動於情,然後興於嗟嘆,發於吟詠,而形於歌詩矣」,說明詩歌與現實生活的緊密關係。
(2). 重視詩歌的政治、社會意義:白居易主張詩歌當「補察時政」、「洩導人情」,達到「救濟人病」、「裨補時闕」的目的,以為「文章合為時而著,歌詩合為事而作」,強調詩歌應當發揮積極作用。
(3). 內容為本、形式為枝葉:白居易用「根情,苗言,華聲,實義」概括形式與內容的關係,以為情與義為根本與內容,言、聲只是形式。

5. 元稹

  元稹,字微之。與白居易齊名,且遭遇、立場皆相似,故世稱元白。其文風及文學主張,大體而言皆與白居易同。其作品以樂府為主,無論新、舊題,皆稱善。〈織婦詞〉、〈田家詞〉等,俱稱佳篇。

6. 元、白詩風異同

  元、白同為新樂府運動代表人物,其詩風多有相近之處。在題材、內容上,由於新樂府運動以反映現實為要領,因此元稹、白居易皆以「惟歌生民病」作為標的,除了少數淺懷悼亡詩之外,大體如此。在創作手法上,由於力求平淺通俗,因此元、白皆擅長吸收民謠特色,主題明確而易於通曉。而在形式上,除近體詩外,都有運用三言、七言為首句的新樂府詩,行文自由,簡單流暢。
  雖然題材、內容、手法、形式上,元、白皆有相似之處;但在具體呈現的效果上,元稹、白居易各自取得不同的成就。相對於元稹,白居易在「歌生民病」的部分,要比元稹來得尖銳而深刻,較能具體呈現、揭發民間疾苦與現實的苦厄;相對於白居易,元稹的艷體詩、悼亡詩感情真摯,描寫細膩,又是白居易所不及的。

7. 劉禹錫

  劉禹錫,字夢得。其詩亦與白居易齊名,思想方面排斥天人感應、因果輪迴等偏迷信的學說。由於曾貶謫南荒,故而能夠親見民間疾苦,鎔煉民歌之精華,付諸於詩作中。如〈竹枝詞〉、〈浪淘沙〉諸篇,筆調活潑。

(二)、奇險詩派

  奇險,謂詩中無論用字、句法,皆行以偏鋒,自成一格。用奇字,押險韻,是為奇險。奇險詩派以韓愈、孟郊、賈島、李賀為代表,尚有盧仝、馬異、姚合、劉叉等人,亦屬之。

1. 奇險詩派興起之原因

  中唐以降,政治經濟略顯復甦,詩壇亦隨之興起效法盛唐之風,於是有「大曆十才子」。雖十才子作詩嚴肅認真,畢竟難以企及李、杜,缺乏顯著特色。韓愈、孟郊等不願流於模擬,力圖讓詩歌在反映現實之外,於形式上再有突破,因此繼承杜甫「語不驚人死不休」之精神,以求另闢蹊徑。

2. 奇險詩派特色

  奇險派詩歌時常能夠反映社會現實,但相較於平淺流暢的元和體,奇險詩派的作品在藝術表現上追求奇崛險怪,避熟就生。歸結奇險派詩歌特色,略如下所言:

(1). 盡掃陳言,精工苦語。故時有「郊寒島瘦」、「盧奇馬怪」之稱。
(2). 奇險冷僻。以杜甫之峻峭,益以斧鑿,專於「語不驚人死不休」。於音節、意境,皆力求創造。有古文運動去齊梁餘風之氣。
(3). 以散文入詩,如韓愈〈南山詩〉連用「或」字五十一次,故沈括《苕溪漁隱叢話》謂之「乃押韻之文,雖健美富瞻,而格不近詩」。
(4). 好用奇字、造怪句,句法亦與正格相異。如「乃一豬一龍」、「有窮者孟郊」,顯然非尋常五言上二下三之體。

3. 奇險詩派在文學史上之地位

  韓愈等人以刻意造奇的方式,在中唐詩壇創造新的創作風格,其以文入詩的特點,為後代許多詩人所推崇;但造奇過度,隨之而來的就是詰屈聱牙,詩意晦澀,亦為後人所病。

4. 韓愈

  韓愈,字退之。郡望昌黎,時常自稱「昌黎韓愈」,世稱韓昌黎。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領導者。韓愈為詩,上承李白之自由豪放、杜甫之兼能各體,並且秉持「語不驚人死不休」的精神,開拓詩歌新路。
  由於韓愈熟讀《尚書》、《詩經》、《說文解字》,故作詩時常運用所學,將平淺辭語,用險怪冷僻之字句鋪陳,是以稱之為「用奇字、造拗句」;且句法亦不同於近體詩正格,前已有述。這些做法體現韓愈務去陳言的精神,但卻過於刻意求新,以至於成為另一種形式主義。
  韓愈長於七古。其詩氣象雄渾、筆力剛勁。務求去盡陳言,重視獨創。在古文運動當中,韓愈力排齊梁餘風,為詩亦然。以文為詩,雖有部分缺點,然〈山石〉諸篇,亦不失為清新流暢之作;至於〈陸渾山火〉等詰屈聱牙者,則過為拘泥於斧鑿,顯得標新立異。評孟郊詩曰「橫空盤硬語,妥帖力排奡」,恰為韓愈自身為詩之寫照。有《昌黎先生集》傳世。

5. 孟郊

  孟郊,字東野。由於以苦吟為詩,元好問稱其為「詩囚」。孟郊終身潦倒,加以晚年喪子,是以比之韓愈,詩風除奇險外更添僻苦,是以有蘇軾稱之「郊寒」。其詩雖冷僻艱澀,卻能救平淺之失,更兼其苦吟為詩,嚴肅認真,因而有「清奇」之稱。長於五古,諸如〈秋懷〉十五首、〈老恨〉、〈懊惱〉等等,具體呈現其悲憤窮苦之情,亦可展現其詩與眾不同之面貌;〈遊子吟〉等篇,則質樸自然,頗有古樂府風骨。有《孟東野集》傳世。

6. 賈島

  賈島,字浪仙。歷任長江主簿,世稱賈長江。一生窮困,詩似孟郊,有寒酸枯槁之氣。世傳賈島吟詩時斟酌一字,不覺衝撞韓愈行駕;再如其詩云「二句三年得,一吟雙淚流」,可見其作詩嚴謹用心。長五律,如〈題李凝幽居〉、〈送無可上人〉等,世稱其「清奇僻苦」,並不為過。有《賈長江集》傳世。
  綜觀孟郊、賈島,蘇軾稱之為「郊寒島瘦」,皆苦吟詩人,為詩斟酌一字一句。由於力求佳句,反而難得佳篇,時有人病之。

7. 李賀

  李賀,字長吉,世稱詩鬼。因體弱之故,缺乏社會體驗,識見相對於其他詩人,較為狹隘;然詩作具藝術技巧,富想像力,風格匯聚樂府精神、太白氣勢、齊梁情調,加以孟韓之險怪,與唐朝其他詩人迥然不同,自成「奇崛幽峭,穠麗淒清」的獨特風格。
  其詩想像奇特,透過各種光怪陸離的描寫,對主題加以描述。且為求字句峭奇,詩歌當中常用各種特別的語言描述物像,諸如「酸風」、「香雨」、「頹綠」等,構思新奇、色彩斑斕。〈金銅仙人辭漢歌〉弔古傷懷,「天若有情天亦老」之句,傳誦千載;〈夢天〉諸篇,文字奇詭,語言穠麗,極具特色。
  傳李賀常攜小囊出,每得佳句,書而投之;往歸則盡其小囊,以之為詩。由此可見其作詩之用心。其詩歌風格已有晚唐唯美派之風,但仍以苦吟、奇險為重,且時代仍屬中唐,故而列為奇險派。

8. 盧仝、馬異、劉叉

  盧仝自號玉川子,與馬異以險怪詩齊名。諸如盧仝〈與馬異結交詩〉、〈月蝕詩〉等,取韓愈之奇險而更加發展,世稱「盧奇馬怪」。
  劉叉乃一亡命之人,由於難以忍受韓愈求財而好為墓誌銘之行為,故持其金而去,不知所終。其詩如〈冰柱〉、〈雪車〉,有奇險詩風骨;〈雪車〉「徒能自衛九重間,豈信車轍血,點點儘是農夫哭。刀兵殘喪後,滿野誰為載白骨」,寫戰禍民苦,意境深刻。

(三)、自然詩派

  中唐除社會寫實、奇險僻苦詩派之外,尚有詩人繼承王維、孟浩然詩風,以田園山水入詩。

1. 劉長卿

  劉長卿,字文房。由於長於五言詩,世稱「五言長城」。寫作題材廣泛,以田園山水詩見長。五絕意境高妙,具王維風骨。心境閑適淡泊。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〉、〈送靈澈上人〉可謂其代表作。有《劉隨州集》傳世。

2. 韋應物

  韋應物長於五言詩,與劉長卿齊名,共稱「五言雙璧」。前人對其評價極高,以為堪與王維相比。性高潔,景仰陶潛,諸如〈效陶彭澤〉、〈擬古詩〉等等詩作,可見其有效法之意;雖未達陶潛澈悟之境界,但諸如〈寄全椒山中道士〉等作,亦表現其閑適心境。有《韋蘇州集》傳世。

3. 柳宗元

  柳宗元,字子厚,由於出身河東,而終於柳州任上,因此世稱柳河東、柳柳州。在古文運動當中,與韓愈同為領銜人物。柳宗元仕途不甚順遂,聊以山水自娛;雖屢遭貶謫,然而詩歌恬淡自適,並無頹廢蠻怨。為詩取法陶、謝,諸如〈江雪〉、〈漁翁〉諸篇,體現其詩歌恬靜之特色。有《柳子厚集》傳世。

六、 晚唐詩

晚唐時代,指敬宗寶曆元年至唐代末年(西元825至907年)。在這八十餘年當中,唐王朝日漸衰頹,終至覆滅;反映在詩歌上,則出現感傷頹喪的氣息,與更加雕飾的詩句。諸如杜牧、李商隱諸家,詩作皆蘊含傷時憂國的喟歎。除了唯美派諸家之外,尚有杜荀鶴、皮日休、聶夷中、陸龜蒙、羅隱等人,以詩歌反映民生疾苦,堪稱社會寫實詩的繼承。

(一)、唯美詩派

  晚唐政治敗壞、國力衰頹。杜牧、李商隱的詩歌在這一時期取得較高成就。此二家詩歌內容廣泛,或抒懷才不遇之情,或寫青樓宴饗之樂,或發借古諷今之聲,或寄隱約晦澀之意,不一而足;但在詩歌形式、用詞上,以工整的字句、華美的詞彙為共通點,因而名之曰唯美派。

1. 杜牧

  杜牧,字牧之,號樊川。祖父乃三朝宰相,撰有《通典》的杜佑。由於曾任中書舍人,中書省別名紫微省,故亦有人稱其為杜紫微。
  杜牧擅長七絕、七律,在五言古詩上亦有佳篇。詠史詩如〈過華清宮〉、〈赤壁〉諸篇,利用歷史事件加以形象刻畫,以古諷今,寓意含蓄,並且帶有史論色彩;寫景詩諸如〈山行〉、〈江南春〉等,詞采清麗如畫;而〈遣懷〉諸篇,則表現中晚唐商業發達的市井景象,與杜牧本人早年生活。
  杜牧兼擅詩文,辭賦有名篇《阿房宮賦》;詩歌方面,杜牧自稱「本求高絕,不務奇麗,不涉習俗」,然其用字遣辭仍舊華美奇麗,仿若自然。前人評其詩為「雄姿英發」、「情致豪邁」。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2. 李商隱

  李商隱,字義山,號玉谿生。年輕時關心政治,無奈捲入牛李黨爭,兩面不討好。其詩歌受到漢魏古詩、樂府歌詞、梁陳宮體詩、杜甫、韓愈、李賀等多方面影響,風格較為龐雜。李商隱長於近體詩,繼承杜甫嚴謹錘鍊的特色,與齊梁詩的濃艷色彩,加上李賀詩的幻想、象徵手法,形成嚴謹工整、綺麗諧婉、富有象徵性的獨特風格。
  其政治詩常以詠史為名,以古鑒今、借古諷今。如〈馬嵬〉、〈隋宮〉、〈賈生〉、〈瑤池〉等等,活用比興、寄託之手法。抒情寫景詩則細膩精巧、刻畫入微,加以音調婉轉,諸如〈無題〉諸篇,淒切感傷,深情緜邈。
  其詩具藝術獨創性,好用冷僻典故,開啟朦朧詩派之先。詞采典麗、意蘊婉約,抒情曲折、構境含蓄。語言典雅精美,情韻深長,善用典、工造境,如〈錦瑟〉諸篇,具有朦朧美特質。葉燮稱其詩「寄託深而措辭婉」。有《李義山詩集》傳世。
  除詩歌外,李商隱亦擅長駢文,有《樊南四六甲乙集》。與溫庭筠、段成式皆排行十六,故世人合稱「駢文三十六體」。

3. 唯美詩派的成就與影響

  唯美詩派的成就,主要體現在風格的創新、技巧的活用。在風格上,李商隱、杜牧詩作典雅而不俗艷,又能託古而鑒今;技巧上,能夠發揚杜甫以來對近體詩創作的嚴謹態度,工整而又不流於刻意雕琢。而李商隱詩歌朦朧隱約的風格,較之阮籍詩更加晦澀難解,直接導致宋初「西崑體」的產生。

(二)、社會寫實派

  晚唐社會寫實詩人有皮日休、杜荀鶴、聶夷中、陸龜蒙、羅隱、曹鄴等等。他們繼承並發揚新樂府詩的寫實傳統,敢於批判現實、針砭時弊。

1. 晚唐社會寫實派特點

  在內容上,晚唐社會寫實派詩歌主要以批判政治黑暗、反映民生疾苦為主。對為政者的橫徵暴斂加以抨擊,並具體描述戰爭勞役給人民帶來的苦難。諸如皮日休〈橡媼歎〉、聶夷中〈詠田家〉等,便是描寫官吏貪污的篇章。
  形式上,晚唐寫實諸家常以五言古詩為體裁,運用樂府古題或自創新題;即便運用律體,亦是以之針砭時事,使律詩與樂府詩融合。語言通俗,富有警世意味。

2. 晚唐社會寫實派詩人舉要

  杜荀鶴詩歌以反映當時亂世特徵。不寫樂府,專作近體詩,且始終以人民苦難為書寫主題,如〈再經胡城縣〉:「去歲曾經此縣城,縣民無口不冤聲。今來縣宰加朱紱,便是生靈血染成」。 聶夷中詩作對農民表現關心、同情,現存〈詠田家〉「二月賣新絲,五月糶新谷。醫得眼前瘡,剜卻心頭肉。我願君王心,化作光明燭。不照綺羅筵,只照逃亡屋」最為著名。
  羅隱長於以詠史、詠物,諷刺現實,筆調辛辣,如〈西施〉「家國興亡自有時,吳人何苦怨西施?西施若解傾吳國,越國亡來又是誰」
  皮日休詩歌繼承樂府詩傳統,加以中唐寫實諷諭的精神,諸如〈橡媼歎〉諸篇,描寫為政者的貪暴。再如陸龜蒙〈新沙〉「渤澥聲中漲小堤,官家知後海鷗知。蓬萊有路教人到,應亦年年稅紫芝」、曹鄴〈官倉鼠〉「官倉老鼠大如斗,見人開倉亦不走,健兒無糧百姓餓,誰遣朝朝入君口」,皆是針對官吏橫徵暴斂的有力抨擊。

(三)、司空圖《詩品》

  司空圖詩多寫景抒情,風格清淡自然,較乏反映社會現實。然而其《二十四詩品》,反映晚唐部分文人對詩歌風格的看法。《詩品》將詩歌風格分為二十四種,各以四言十二句描繪之。
  詩歌風格是相當抽象的,因此《詩品》亦有部份描述相當抽象;而其中以具體事物呈現抽象風格者,亦不在少數。諸如描述「雄渾」曰:「具備萬物,橫絕太空,荒荒油雲,寥寥長風」、描述「豪放」曰:「天風浪浪,海山蒼蒼,真力彌滿,萬象在旁」等。
  雖然司空圖《詩品》對詩歌風格有相當的描述,但其傾向略偏向於沖淡、飄逸一類;且由輿論詩以韻味為主,因而過於強調「韻外之致」、「不知所以神而自神」,反將詩歌引向虛幻飄邈之境,而乏現實意義。

七、 隋唐散文

  魏晉南北朝時代,駢文逐漸發展,以至於興盛。雖駢文華麗典雅,但終究弊於過度藻飾,忽略實際意義。隋朝之時,已有裴子野、李諤等提出文章應當重視內容,負起諷諭之功用;及至中唐韓愈、柳宗元領導古文運動,終究使唐代散文開創新局。

(一)、唐代古文運動的起因

1. 遠因

  齊梁之際,駢文盛行。兼能文、史的裴子野以為當代文風過度藻飾雕琢,故而撰寫〈雕蟲論〉,強調《詩經》勸美懲惡的作用,指責缺少實際內容的浮靡文風,斥為「淫文破典」。
  隋代時,有李諤上書與隋文帝楊堅,認為文章應當傳播道義,教化人民。雖然得到楊堅支持,但李諤「正文體」還是沒有得到成功,因為李諤的上書本身亦用駢文寫成,且無法找到取代駢文的文體;加以著眼於詞藻華麗之弊端,卻沒有認識到問題根本在於文風脫離現實。雖然李諤沒有取得重大成就,但改革文風的想法,給予後代文人許多啟發。
  除裴子野、李諤外,諸如李百藥《北齊書》、魏徵《隋書》、姚思廉《梁書》、《陳書》、令狐德棻《周書》、李延壽《南史》、《北史》,皆以為政治受到六朝文風之不良影響。更有陳子昂在詩歌上提倡「漢魏風骨」,以及李華、蕭穎士、元結、梁肅、獨孤及等人提倡古體,柳冕強調文學當尊聖宗經……等等。諸多文學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史學家的呼籲、倡導,成為唐代古文運動的遠因。

2. 近因

  中唐貞元、元和年間,古文運動蓬勃發展,其原因有三:

(1). 社會因素:中唐之時,中興有望,由於當時佛道興盛、儒學衰微,且駢文仍舊大行其道。文人需要新的文體,藉以闡述個人思想、理論、主張,因此韓愈、柳宗元提倡「文以載道」(按,此處「文以載道」指古文運動核心精神;實際提出「文以載道」四字者,乃宋代理學家周敦頤),並且身體力行寫作散文,使當代文人起而效法。
(2). 文體變遷:駢文歷經魏晉南北朝長期發展、興盛,最終流於形式化。雕琢過甚、藻飾太過,逐漸不符合文人需求。
(3). 各家倡導:經由裴子野、李諤、陳子昂諸家提出的理論,使中唐文人擁有前人的理論、實踐經驗可資參考。

(二)、唐代古文運動的宗旨

1. 宣揚儒家道統,革除政治弊端。
2. 反對六朝駢儷文風。
3. 提倡秦漢散文之質樸,並結合當代特點更加發展。
4. 文章用以明道、載道,用於政教。
5. 由駢文更易為散文。

(三)、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

1. 韓愈的文學主張

(1). 反駢文、重散文:韓愈反對駢文,以為「唯陳言之務去」;提倡「古聖賢人」所運用的散文文體。
(2). 文道合一:主張文章以儒家聖人之道為主,並且與文辭相結合:「不唯其辭之好,好其道焉爾」。
(3). 文章優劣與作者道德修養有關:提出「仁義之人,言藹如也」,以為道德修養將反映在文學作品上。
(4). 文章當言之有物、文學語言須創新:以為文學不應抄襲前人,「必出於己,不襲蹈前人一言一句」,強調創新。

2. 韓愈散文特色

(1). 擴大散文應用範圍:韓愈全面以散文取代原本駢文的功能,無論辭賦、碑志、銘銇、記傳、章表書記等等,原本使用駢文者,皆以散文呈現。
(2). 語言藝術高超:韓愈在奇險詩派之所以堪為領袖,便肇因於充足的學識與高超的語言藝術。其散文繼承古文散體語言的優點,結合駢文、辭賦的修辭技巧,創造諸多言簡意該的辭彙,如「同工異曲」、「志得意滿」等等,簡潔而生動。
(3). 論說文辯論滔滔、有理有據,如〈原道〉、〈原毀〉、〈師說〉、〈諫迎佛骨表〉等。
(4). 記敘文事理清楚、夾敘夾議,如〈毛頴傳〉、〈柳子厚墓誌銘〉等。
(5). 抒情文感情真摯、結合論說、記敘、抒情為一體,如〈祭十二郎文〉、〈送董邵南序〉、〈送李愿歸盤谷序〉等。

3. 柳宗元的文學主張

(1). 文以明道:以為文章應當闡明儒家道理,反對片面追求形式華美。
(2). 五本六參:本之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,參之《孟》、《荀》、《莊》、《老》、《離騷》、《國語》、《榖粱》、《史記》。
(3). 四懼六欲:懼剽而不足、弛而不嚴、昧沒而雜、偃蹇而嬌,抑欲其奥、揚欲其明、疏欲其通、廉欲其節、激發欲其清、固存欲其重。出自〈答韋中立書〉。

4. 柳宗元散文特色

(1). 應用廣泛:柳宗元的散文應用與韓愈一般廣泛,政治哲學〈封建論〉、〈天說〉,文學理論如〈師友箴)、〈與韋中立論師道書〉,傳記文學如〈種樹郭槖駝傳〉,論說散文如〈捕蛇者說〉,山水遊記如〈永州八記〉,寓言故事如〈黔之驢〉、〈永某氏之鼠〉……不一而足。
(2). 活用寓言:柳宗元長於將動物擬人化,並且賦予相當典型的人物形象,諸如〈黔之驢〉、〈永某氏之鼠〉等;並且一如古老的寓言故事般,寄託諷刺與道理於其中。
(3). 傳記散文取材於中下階層人物,借題發揮,諷刺政治,批判時弊。
(4). 山水遊記情景交融,對景物描寫相當細膩精確。

(四)、唐代古文運動的成就與影響

1. 散文取代駢文

  韓、柳對散文大力提倡,充分發揮二人在當代的影響力,追隨者眾多,使駢文中衰,散文繼起。且二人身體力行創作散文,留下許多堪為後世典範的散文篇章。

2. 文學實用論

  韓愈主張文道並重、柳宗元主張文以明道,終究使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繼承此說,提出「文以載道」。從正面來看,文章逐漸脫離對華美形式的片面追求,能夠發揮教化功能;從負面來看,文章成為道德的附庸,逐漸失去抒情的功能。

3. 復古論

  韓愈學道於古聖先賢、柳宗元提倡五本六參,皆以取法兩漢風骨為宗,相當重視對古人、古書的學習;且對於散文相當重視,以為可以輔助政教、匡正道德。從正面來看,復古的提倡一反魏晉南北朝追求形式、忽略實際內容的文風;從反面來看,直接導致後人過分貴古賤今,且對諸如詩歌等其他文學形式有所輕視。

4. 影響傳奇、小說

  由於古文運動成功,產生一種樸素的散文文體。散文在敘事上較為平易近人,易寫易讀,恰好適合流傳於民間的傳奇、小說。

5. 古文運動濫觴

  唐代古文運動的成功,使後代文學改革者得以擁有先人成功經驗,並且進一步在當代更加發展。諸如宋、明、清代,皆有復古風潮。

(五)、唐代駢文

  初唐之時,文壇以駢文最為興盛。上官儀提出六對、八對之說,形成綺錯婉媚的「上官體」,詞藻比之徐庾更加華美。緊接著由初唐四傑繼起,四傑均擅駢文,尤其以王勃、駱賓王最為傑出。相對於「上官體」,四傑的駢文較能反映社會問題,俊逸清新,語言精美而不做作,與當時浮靡的駢文文風有所不同。
  盛唐之時,「燕許大手筆」張說、蘇頲為文氣象宏闊、典雅壯麗,有漢魏氣息,與初唐文風又稍有不同。
  中唐古文運動興盛之前,雖有文學家、思想家提倡復古,但並不反對駢文。諸如李華、陸贄諸家,開始運用散文筆法寫駢文,諸如李華〈弔古戰場文〉、陸贄奏疏等,風格與初唐更加不同。之後古文運動興盛,駢文中衰。
  晚唐古文運動衰微,駢文再興,以李商隱、段成式、溫庭筠三家最為有名。由於三人家族排行皆行十六,故時稱「駢文三十六體」。其中以李商隱為集大成者,語言清新,典故選用精確。由於李商隱以《樊南四六集》為文集命名,自此後世便以「四六文」稱呼駢文。

八、 傳奇、變文、敦煌曲詞

(一)、傳奇概說

1. 傳奇名義

  傳奇名稱始見於唐代,裴鉶編有《傳奇》三卷,內容屬於短篇小說。宋代之時,「傳奇」用以指稱諸宮調。元代傳奇用以指稱元雜劇,明代則以傳奇為南戲專稱。

2. 唐代傳奇興盛之原因

(1). 經濟發達:唐代經濟繁榮,城市聚集人民;傳奇小說符合大眾娛樂需求。
(2). 其他文體影響:古文運動提倡的散文,適合傳奇小說的敘事講理;加以文學家亦投身傳奇寫作,使傳奇小說更富有藝術韻味。此外,詩歌的發展亦與小說互相影響,諸如〈長恨歌〉與〈長恨歌傳〉、〈鶯鶯歌〉與〈鶯鶯傳〉等。
(3). 政治因素:由於政治動盪、藩鎮割據、朋黨之爭,導致俠義小說的產生。
(4). 俗文學興盛:諸如市民階層所愛好的講唱文學,影響唐傳奇的內容與形式。
(5). 佛道思想:佛、道思想在唐代發展極盛,佛經的散韻結合影響傳奇的形式;道家的遊仙思想則影響傳奇內容。
(6). 文體因素: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經歷長久發展,使唐傳奇作者有所借鑒。

3. 唐傳奇之特色

  唐代傳奇在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,無論題材、內容、技巧,皆有長足發展。在題材內容方面,傳奇雖然也寫奇事怪聞,但多半取材自現實生活;在寫作態度方面,志怪小說將怪異之事當作事實記載,不若傳奇乃是有意識地創作小說;在表現技巧上,透過詩歌、散文技巧的進步,傳奇在結構、語言、情節、人物的刻畫上皆有許多創造。

4. 唐傳奇之發展

  初唐之時,唐代傳奇小說開始有所發展,但作品數量不多,內容、思想、技巧上也還存有六朝的色彩。諸如王度〈古鏡記〉、無名氏〈補江總白猿傳〉等。雖然內容上仍舊存有志怪風格,但已經開始注意故事頭尾結構完整性,不若六朝殘叢小語式的零篇散錄。
  中唐之時,由於古文運動與新樂府運動相互鼓蕩,傳奇小說的作者也日漸繁多。內容方面亦逐漸脫離六朝志怪,反映現實生活,在諷刺、愛情、歷史等諸多方面取得成就。諷刺小說諸如沈既濟〈枕中記〉、李公佐〈南柯太守傳〉,愛情小說如蔣防〈霍小玉傳〉、白行簡〈李娃傳〉、元稹〈鶯鶯傳〉,歷史小說如郭湜〈高力士〉傳……等。
  晚唐之時,傳奇小說作品數量有增無減,但篇幅短小,藝術技巧亦略遜中唐一籌。此時期以俠義小說較為盛行,諸如杜光庭〈虬髯客傳〉、裴鉶〈崑崙奴〉等等。由於晚唐神仙方術盛行,這類俠義小說時常會蒙上神秘色彩。

5. 唐傳奇之題材

(1). 志怪:唐初傳奇,諸如王度〈古鏡記〉、無名氏〈補江總白猿傳〉,雖在結構形式上較筆記小說有所進步,但內容仍舊沿襲六朝志怪小說。
(2). 佛道思想:由於唐代佛道思想盛行,部分傳奇小說以佛經、道藏內容貨思想為題材,諸如沈既濟〈枕中記〉、李公佐〈南柯太守傳〉等,用虛幻的象徵,諷刺世人對名利的追求。
(3). 愛情:由於唐代行科舉制度,出身寒微的民間文人有機會一舉成名。而這些風流才子與歌兒舞女的感情糾葛,也就成為傳奇小說的題材,如蔣防〈霍小玉傳〉、白行簡〈李娃傳〉等等。
(4). 俠義:唐中葉以後,藩鎮割據,社會動亂,民生疾苦。在困苦的環境下,人們對俠義事蹟心生嚮往,並且反映在傳奇小說的內容裡,諸如杜光庭〈虬髯客傳〉等等。
(5). 史料:諸如陳鴻〈長恨歌傳〉、郭湜〈高力士傳〉等等,作者以歷史材料為題材,經過編撰、鋪陳,使之更有故事性。

6. 唐傳奇作品舉要

(1). 〈古鏡記〉
(2). 〈補江總白猿傳〉
(3). 〈柳毅傳〉
(4). 〈枕中記〉
(5). 〈南柯太守傳〉
(6). 〈霍小玉傳〉
(7). 〈李娃傳〉
(8). 〈鶯鶯傳〉
(9). 〈離魂記〉
(10). 〈長恨歌傳〉
(11). 〈虬髯客傳〉
(12). 《傳奇》

7. 唐傳奇對後代文學影響

(1). 開寫實短篇小說之始:相較於魏晉六朝筆記小說,唐傳奇具備短篇小說形式;而唐傳奇的內容多取材自實際生活,與志怪小說的神怪之事有所不同。
(2). 創立人物性格典型:唐代傳奇塑造諸如崔鶯鶯、紅拂女、虬髯客等具備典型形象的人物,給予後代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典範。
(3). 與詩歌互相影響:諸如〈長恨歌〉與〈長恨歌傳〉、〈鶯鶯歌〉與〈鶯鶯傳〉等,內容上往往與詩歌相互影響。
(4). 增添後代創作題材:諸如〈離魂記〉成為《迷青鎖倩女離魂》的題材、〈長恨歌傳〉成為《長生殿》的題材等等,許多唐傳奇成為後代戲曲、文學作品的題材。
(5). 小說形式與技巧:唐傳奇融合詩歌、議論、記事,成為中國文言小說的典型特色之一。

8. 唐傳奇、六朝志怪差異

(1). 寫作動機:六朝志怪小說的寫成,多半為作者(記載者)對「街談巷語」的記載;唐傳奇則是作者出於諷刺、抒懷等等各種需求,有意為之。
(2). 形式:六朝志怪小說多半使用筆記形式,篇幅短小,內容較為零碎;唐傳奇則較重視鋪敘故事,使首尾結構完整,具備小說的形式。
(3). 題材、內容:顧名思義,六朝志怪小說以神怪異事為主題;唐傳奇則取材自現實生活,或者將神奇怪異之事與現實生活的題材結合,較志怪小說更多變化。
(4). 手法、技巧:六朝小說以筆記體為主,描寫簡約,內容簡單;唐傳奇對於事件的描寫,人物形象的塑造,無論簡短描寫或鋪陳敘述,皆較筆記小說更為精確生動。

(二)、敦煌變文概說

1. 變文之來源

  由於變文最早在敦煌石窟被發現,因此變文又稱作「敦煌變文」。「變文」這個名稱的來源,有以下幾種說法:

(1). 神變:配合描繪神變故事的圖畫「變相」講唱的文字,稱「變文」。
(2). 奇異:說唱奇異故事的文字是為「變文」。
(3). 改變:將經文改為當時口語文字,稱「變文」。
(4). 演義:將古典故事變化,使人容易明白,稱「變文」。
(5). 變體:指「變文」乃與正體經文相對之變體。

  變文乃是唐代盛行的一種講唱文學,其發達與唐代經濟繁榮、文學昌盛不脫干係。當代佛經翻譯與傳播相當發達,變文的功能,最早是僧侶宣講佛教故事所用的工具。由於他們改變佛經中的艱澀文詞,轉換成通俗容易明瞭的形式,因此稱為「變文」。之後變文逐漸流傳民間,吸收中國歷史故事為素材,產生諸如〈伍子胥變文〉、〈王昭君變文〉之類的作品。

2. 變文之題材與內容

  變文主要以佛經、世俗故事為題材。講唱佛經故事的變文,內容以宣揚佛門禪理為主。其形式又能分為兩種:一是先引經文,而後說唱夾雜,鋪寫成長篇;一是不引經文,直接講唱一個故事,發揮成篇。前者如〈維摩詰經變文〉,後者如〈降摩變文〉。
  講述世俗故事的變文,一般以歷史故事、民間傳說與現實生活為題材,諸如〈伍子胥變文〉、〈王昭君變文〉、〈季布罵陣變文〉等等。

3. 變文之形式與特色

  變文的表現形式是韻文、散文交錯、結合使用,兼有說白、唱詞。通常以散文敘述,再用韻文吟唱,往復交替。韻文以七言為主,偶爾夾雜三、五、六言;散文部分大多運用淺近的文言文與四六文。
  韻散夾雜除了往復夾雜之外,變文還有另外兩種形式:先以散文描述故事,再用韻文歌唱收尾;或者以散文為引,韻文講唱為主述部分。

4. 變文舉要
5. 變文之價值與影響

  變文的形成,對文學發展史有許多影響。大體而言,這些影響主要呈現在諸如唐傳奇、宋話本、元明清戲曲,以及寶卷、彈詞、諸宮調等等民間文學上:

(1). 對唐傳奇的影響:諸如初唐張鷟〈遊仙窟〉以散文敘事,韻語對話,便是受到變文影響的先例;再如中唐〈柳毅傳〉、〈鶯鶯傳〉等,皆有韻散合體的形式出現。
(2). 對宋話本的影響:由於變文的講唱形式受到市民喜愛,題材逐漸擴大,成為一種廣泛受到歡迎的市民娛樂──說話。而說書人說話的底本,便是日後所謂的話本。
(3). 對戲曲的影響:元代雜劇、明代傳奇當中,皆有講唱的部分;這些講唱承襲自諸宮調,而諸宮調的講唱則直接承襲變文。
(4). 對章回小說的影響:章回小說常有的卷頭詩或章末詩句,類似變文的壓坐文;而後代章回小說對於艷情的描述,常以一段駢文描寫,亦得之於變文;再如章回小說文白夾雜的形式,亦是承襲變文而來。

(三)、其他敦煌文學概說

1. 敦煌文學之內容

  敦煌石窟發現的文學殘卷,除了變文之外,尚有曲子詞與俗賦。
  曲子詞指能夠發聲歌唱的辭,諸如〈菩薩蠻〉、〈望江南〉、〈送征衣〉等,取材自民間真實生活,成為晚唐五代詞的先聲。
  俗賦乃講述通俗故事的賦作。雖以「賦」名篇,內容則與魏晉六朝的文人賦不同。敦煌俗賦初步擺脫駢儷的形式,語言通俗暢達,比較接近小說。諸如〈韓朋賦〉、〈晏子賦〉等等。

2. 敦煌文學之價值與影響

(1). 題材多樣化:敦煌文學的題材包含佛事、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;且來自民間,相對於文人作品,更能真實呈現民間疾苦與想望。
(2). 語言通俗:作為流傳於民間的作品,敦煌文學大量保存當代口語。
(3). 理想化:敦煌通俗文學重視對現實的描寫,亦充分發揮藝術想像,以符合人們的想望,對於後代戲曲、小說的寫作手法有所影響。

九、 唐五代詞

(一)、詞的起源

  詞的起源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前人多以為源於近體詩或樂府詩,亦有源於《詩經》、古詩、民歌的說法。實際上,詞這個文體的產生,難以歸咎一個較精確的源頭。它具備各種文體的特點,加上中國本土音樂與外來音樂的結合,使詞發展為一種獨立文體。
  前人因為詞的長短句形式,有以為源於《詩經》的,如丁藥園《藥園閒話》;也有因為詞的形式類似古樂府,而將音樂的部分填上實字,如朱熹《朱子語類》、沈括《夢溪筆談》;還有因為詞的形式類似六朝民歌,而以為源於民歌的,如楊慎《詞品》;更有以為詞的形成乃是五言詩增字、七言詩攤破而成的,諸如宋翔鳳《樂府餘論》、王灼《碧雞漫志》。
  綜觀之,詞的起源與各種詩歌的演進、音樂的轉變不脫干係:

1. 詩歌的演進

 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曰:「四言敝而有《楚辭》,《楚辭》敝而有五言,五言敝而有七言,古詩敝而有律絕,律絕敝而有詞」,這段文字堪稱詩體演變成為詞的概括論述。
 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則說:「古樂府只是詩中間添卻許多泛聲,後來人怕失了那泛聲,遂一添個實字,遂成長短句」,則是說明樂府詩演變成詞的其中一種具體方式。
  宋翔鳳《樂府餘論》曰:「謂之詩餘者,以詞起於唐人絕句」,又曰:「太白〈憶秦娥〉、〈菩薩蠻〉皆絕句之變格」。觀〈菩薩蠻〉之句式、字數,除首聯增五言為七言外,後三聯皆如同五言律詩;再如〈浣溪沙〉全為七字句、〈攤破浣溪沙〉則為上、下片末增添三字句。由小令以至於長調,都可以在句法當中看漸近體詩的影子。
  而在敦煌石窟發現的文本當中,有許多文人吸收民間歌曲改編而成的早期詞作,則可見詩歌演變為詞的過程當中,亦受到民歌影響。

2. 音樂的轉變

  從文體上來看,詞體無論起源於《詩經》、樂府、民歌,皆與音樂不脫干係。西晉以後,西域音樂大量傳入,與中國傳統音樂相結合,逐漸形成適合抒情、音律多變的「燕樂」,並且廣泛流傳。
  齊梁之時,宮廷詩人寫作的小詩,諸如〈江南弄〉、〈迴波樂〉等等,多半可以合樂而歌;而唐代燕樂興盛,五、七言的小詩難以配合音律多變的燕樂,因此長短句的歌詞應運而生。

(二)、唐代早期詞作

1. 李白詞辨證

  南宋黃昇《花菴詞選》稱「太白〈菩薩蠻〉、〈憶秦娥〉二詞,為百代詞曲之祖」,前人亦多認同此二詞為李白所填;然而李白是否填此二詞,歷來諸多爭議。蘇鶚《杜陽雜編》記載〈菩薩蠻〉乃宣宗大中初年傳入中國,比李白活躍的年代晚了近百年;且李白集中並未載錄二詞,因此均以為李白填詞一事為假。
  然而近代敦煌殘卷出土,其中發現十八首〈菩薩蠻〉,其中至少有二首可以考定作於德宗貞元以前;加以唐代初年,就已經有〈迴波樂〉、〈好時光〉之類的作品出現,因此盛唐之時有〈菩薩蠻〉也不無可能。
  終究李白是否填此二詞,實際上已經死無對證。無論「有」或「沒有」,皆無明確證據足資證明。

2. 民間詞

  根據崔令欽《教坊記》記載,唐代流行的歌曲有三百餘種,其中便有諸如〈長相思〉、〈西江月〉等與詞調名稱相同的歌曲。而近代敦煌曲子詞的發現,便是早期流傳於民間的詞。

3. 中唐詞

  中唐之時,諸如張志和、張松齡兄弟,以及戴叔倫、韋應物、王建、劉禹錫、白居易等,被公認為最早創作詞的一批文人。張志和〈漁歌子〉,戴叔倫、韋應物、王建的〈調笑令〉,白居易〈憶江南〉、〈長相思〉、〈如夢令〉、〈花非花〉,劉禹錫〈憶江南〉、〈紇那曲〉、〈瀟湘神〉等等,題材囊括邊塞風光、隱逸生活、離愁別恨、男女戀情,風格直率、語言清新樸素,乃是早期詞作的代表。

(三)、晚唐五代詞

1. 溫庭筠

  溫庭筠,字飛卿,由於「押官韻作賦,八叉手而八韻成」,故世稱溫八叉;又因其貌不揚,而有溫鍾馗之稱。有《握蘭》、《金荃》二集,均散佚;其詞存於《花間集》中六十餘首,包括〈菩薩蠻〉、〈更漏子〉、〈南歌子〉等十八種詞調,乃晚唐用調最多的詞人。
  由於仕途不順,溫庭筠長期生活在市民階層,留連聲色,故能吸收民間語言精華,且書寫女性更為深切。詞風穠麗華美、色彩鮮豔,以客觀角度寫精美名物,描繪具體鮮明之形象,華美之餘,使人發物外之思。除了「畫羅金翡翠,香燭銷成淚」之類色彩濃艷的作品外,諸如〈更漏子〉「一葉葉,一聲聲,空階滴到明」、〈夢江南〉「過盡千帆皆不是」,落筆細膩,意境高遠。
  溫庭筠與韋莊、李煜俱為唐宋之際的著名詞人,前人評詞時常以三人相提並論。王國維稱其「句秀」,以為「畫屏金鷓鴣」正似他的詞品;周濟則以「美人施妝」比喻三人詞作,以為溫庭筠的詞若嚴妝美人。
  溫庭筠的詩雖然與李商隱齊名,但他的心力主要放在填詞上,與晚唐文人有所不同。且早期詞作,形式風格多半與詩相似;直到飛卿之後,才脫離詩的窠臼。其詞可謂詩詞過渡橋樑,拓五代、宋詞之先,前人稱之為「花間鼻祖」,亦不為過。

2. 晚唐其他家

  皇甫松,自稱檀欒子,有〈摘得新〉、〈夢江南〉堪稱佳作;司空圖有〈酒泉子〉詞,寫其晚年退隱心境,感慨頗深;韓偓乃香奩體之祖,早年詩詞多寫豔情。〈生查子〉、〈浣溪沙〉描寫婦女心理狀態,可謂細緻。

3. 花間詞概說

  五代之時,後蜀趙崇祚編《花間集》,收唐五代十八家詞人所作。《花間集》收錄的詞作,作者大多以仕於蜀或生於蜀者為主。由於蜀地地處偏遠西南,罕受戰禍,足以偏安一隅,因此較有餘裕填詞娛樂。《花間集》乃中國最早詞集,故《直齋書錄解題》稱之為「倚聲填詞之祖」。
  花間詞的共同風格為華美的詞句、艷麗的色彩,題材以書寫女性儀態、情感為主,少有例外。諸如牛嶠〈菩薩蠻〉、張泌〈浣溪沙〉等,反映當代風氣。鹿虔扆〈臨江仙〉、李珣〈巫山一段雲〉之類感懷、弔古之作,於《花間集》中實屬少數。然而《花間集》當中的作品,象徵詞體的成熟,與文人作家的增多,因此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席之地。

4. 花間十八家

  花間十八家,溫庭筠、皇甫松屬晚唐,和凝為山東人;韋莊、薛昭蘊、牛嶠、張泌、毛文錫、牛希濟、歐陽炯、顧敻、孫光憲、衛承班、鹿虔扆、閻選、尹鶚、毛熙震、李珣十五家,皆五代時蜀人或曾仕於蜀者。
  其中較為重要的詞人,乃是溫庭筠與韋莊。

5. 韋莊

  韋莊,字端己。由於以敘事詩〈秦婦吟〉成名,故有「秦婦吟秀才」之稱;然「內庫燒為錦繡灰,天街踏盡公卿骨」等等詩句,於仕宦通達之後自以為忌諱,故《浣花集》未錄。其文本於敦煌殘跡發現。
  韋莊的詞作較為清簡疏淡,相對於花間諸加,其詞以簡單清麗的白描手法,通過戀愛等等題材,寄託自己的感慨。其〈菩薩蠻〉諸首皆非一時一地之作,堪稱韋莊一生經歷的抒發。
  相對於溫、李二家,王國維稱其「骨秀」,以為「絃上黃鶯語」正似韋端己的詞品;周濟則以為其詞如同美人淡妝。

(四)、南唐詞

1. 南唐詞概說

  南唐地處江南,與後蜀一般,足以偏安一時;但由於沒有如同《花間集》般的詞集來收錄,因此南唐詞亡佚頗多。南唐詞人以李璟、李煜父子與馮延巳為代表。

2. 李璟

  南唐中主李璟,乃是李煜之父。雖無軍政長才,但雅好文學,頗為通曉文藝。〈攤破浣溪沙〉諸首,大體脫去華豔之氣,書寫哀怨委婉之情。王國維稱其詞句有「眾芳嫵穢,美人遲暮之感」。

3. 馮延巳

  馮延巳,字正中。其詞內容多描寫閨閣園庭之景、女子相思之情;但詞采清新,又與花間詞風不同。其詞如〈鵲踏枝〉諸篇,清新秀美,表情寫景富於形象。王國維以「雖不失五代風格,而堂蕪特大,開北宋一代風氣」稱之,劉熙載亦曰:「晏同叔得其俊,歐陽永叔得其深」,可見其影響之深遠。《陽春集》雖雜入溫韋諸家詞作,然而亦存有馮詞近百首,乃唐五代最多。

4. 李煜

  李煜,字重光,初名從嘉。三十八歲(或曰三十九歲)亡國之前,詞多風花雪月之作、花前月下之思。如〈菩薩蠻〉、〈一斛珠〉等,述幽會私情;亡國之後,感慨遂深,有〈虞美人〉、〈破陣子〉諸篇,懷想故國,抒發惆悵。
  王國維以為,李煜乃主觀詩人,因而「不必多閱世。閱世愈淺,則性情愈真」,稱其詞為「神秀」,且「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」。周濟以為,李煜詞不假雕飾,比之溫、韋,若美人粗服亂頭,「不掩其色」。
  其詞善於構境。語言精煉,形象鮮明,結構縝密。幾無書卷氣息,且後期脂粉亦去。詞句雖千錘百鍊,卻仍舊淺白,諸如「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」、「離恨恰如春草,更行更遠還生」等,感染力強、造境生動。
  在文學史上,李煜的詞作擺脫前人花前月下之思,使詞的題材與境界更為寬廣,成為除了詩以外堪能言志的一種文體;且無論技巧、風格,皆給予後代作家深遠的影響。一直到清朝納蘭性德,都對李煜詞倍加推崇。

(五)、詩詞異同

1. 形式

  近體詩形式,皆可以首句始末四聲判斷;詞倚聲而填,故詞調有定格,一牌一調,各詞調格律皆有所不同。且同一詞調,亦有體製不同者。
  近體詩以單式句(於曲稱甲式)為正格;詞除單式句外,亦有雙式句之運用(於曲稱乙式)。另,韓愈之詩,偶有乙式句法。

2. 聲韻

  詩講求平仄;詞發展至南宋,除平仄外更講求陰陽四聲。
  詩韻分部細緻,用韻嚴格;《詞林正韻》錄詞韻十九部,較詩為寬。

3. 文學表現

  詩莊詞媚。詩用字著重古樸典雅;詞則輕靈細巧。是以如蘇軾等以詩入詞者,常為當世歸為偏格。張炎《詞源》曰「蓋詞中一個生硬字用不得。」是其理也。
  詩顯詞隱、詩直詞婉。詩者言志也,故其言直;詞則更多比興。詩尚敷暢、詞貴醞藉。由於詞發源於民間,描寫愛情者多,故以婉約為正格;是以蘇軾等豪放作風,為世人歸為偏鋒。及至李清照,方另闢新路。

沒有留言: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