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人之去取,古人之心也】

【歷朝】明代文學發展

一、 概說

  元朝末年,政治紊亂。由於濫發紙幣,導致通貨膨脹嚴重;再加上苛稅過重、黃河水患等天災、人為因素,導致民怨四起。十四世紀中葉至正年間,紅巾軍起事,各路響應,終於由朱元璋北伐成功,建立明朝,元室北遷。
  明朝初年仁宗、宣宗、英宗之時,文壇、詩壇以「三楊」臺閣體為領袖,統領文壇數十年;之後由李東陽為首的茶陵詩派起而圖新。
  臺閣體、茶陵派之後,詩壇、文壇以前後七子為核心,掀起擬古主義的風潮。前後七子除詩、文外,亦有能寫雜劇、院本者。
  前後七子的擬古風潮逐漸衰落之時,唐宋派王慎中、唐順之、歸有光等人力圖擺脫擬古之弊;又有李贄、湯顯祖、焦竑等人,提出反對擬古的思想;最終在公安派、竟陵派的改革之下,促使小品文的形成。
  明末之時,愛國文人輩出。諸如張煌言、陳子龍、夏完淳等,文風或慷慨激昂,或感慨悲涼,恰似宋末之時文天祥等。
  除詩、文外,明代戲劇亦有傑出表現。「五大傳奇」為明初重要的傳奇作品。在魏良輔、梁辰魚等人對崑腔的改良下,傳奇終於具備完整的體製。吳江派、臨川派可謂明代重要的劇作流派。除了傳奇之外,雜劇在明朝亦有不同於前朝之發展。
  自唐、宋以來,流傳於民間的講唱文學,其題材、形式不斷傳衍,逐漸受到文人重視,終於在明朝形成成熟的長篇章回小說。諸如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金瓶梅》、《西遊記》等;此外亦有「三言」、「二拍」等短篇小說集,皆可謂中國小說漸臻成熟的里程碑。
  明代最終內憂外患,李自成攻陷北京,崇禎帝煤山自縊;清兵繼而入關,雖有南明持續抗清,不復可言。明朝文學發展至此告一段落。

二、 明代詩文

  明代的詩歌以文章,一開始以「臺閣體」最為興盛;之後有李東陽為首的「茶陵詩派」試圖振興詩壇。真正針對「臺閣體」萎弱詩風起到影響的,是以李夢陽、何景明為首的「前七子」,與李攀龍、王世貞為首的「後七子」。前後七子的擬古主張,振興自臺閣體以來萎靡柔弱、粉飾太平的詩文風格;但一味擬古,卻形成弊病。最終前後七子的理論,在唐宋派、公安派、竟陵派的改革之下,逐漸衰微。

(一)、臺閣體與茶陵詩派

1. 臺閣體

  朱元璋一統中國之後,精圖厲治,使經濟繁榮、社會安定。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,王室將文人士子籠絡入朝,作為文學侍臣。他們寫詩作文,以歌誦太平盛世為主,即是流行於永樂、弘治年間的「臺閣體」。
  臺閣體以合稱為「三楊」的楊士奇、楊溥、楊榮為代表。「三楊」年歲相彷,為臺閣重臣,經歷太祖、惠宗、成祖、仁宗、宣宗、英宗六朝,領導明朝詩壇數十年。他們的詩歌以歌頌太平盛世為主,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稱之為「冗杳膚廓,萬喙一聲;形模徒具,興像不存」,對他們千篇一律,徒具古體、近體形式而內容淺薄的詩風予以批評。

2. 茶陵詩派

  明成化、正德年間,由於社會弊病日益嚴重,臺閣體粉飾太平的風格難以延續。於是以李東陽為首的一派詩人起而試圖振興詩壇。由於李東陽為茶陵人,因此稱為「茶陵詩派」。由於李東陽官至大學士,門生眾多,因此一時興盛。
  茶陵詩派以為詩歌當效法盛唐,並且在音節、格調、用字上用功努力。李東陽本人有《懷麓堂集》,其詩歌長於寫景,對民間風俗如端午節等也有相關描寫;但大體而言,雖比臺閣體具備現實內容,但較缺乏創新。
  茶陵詩派倡導效法盛唐詩歌的主張,成為前後七子復古、擬古主張的理論根源之一。

(二)、前後七子

  時代略晚於茶陵詩派的李夢陽、何景明,針對當時虛飾萎弱的文風,提倡復古、擬古,倡言「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」。他們的主張相對進步,因此為當時文人所接受,蔚為風氣。除李夢陽、何景明外,當時與之唱和的主要人物還有徐禎卿、康海、王九思、邊貢、王廷相等五人。後人為將他們與李攀龍等七人相分別,因此合稱之為前七子。
  明嘉靖、隆慶年間,李攀龍、王世貞、謝榛、宗臣、梁有譽、吳國倫、徐中行七人,繼承前七子的主張,提倡復古、擬古,是為後七子。

1. 前後七子的文學主張

  雖然前後七子的擬古主張有細部的不同,王世貞晚年甚至對此感到後悔;但他們對復古、擬古的追求與理論,大體而言是一致的:

(1). 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:何景明以為「近詩以盛唐為尚,送人似蒼老而實疏鹵,元人似秀峻而實淺俗」,王世貞以為「西京之文實;東京之文弱,猶未離實也。六朝之文浮,離實矣;唐之文庸,猶為離浮也。宋之文陋,離浮矣,愈下矣;元無文」,可見他們認為詩文以古為貴,正如曹丕所謂「常人貴遠賤近」。
(2). 以摹擬為創作:前後七子以為秦漢之文、盛唐之詩,如同名家書法。雖各家書法風格不同、特色各異;但能夠成為名家之人,必有一套辦法。後人若欲取得堪與古人比擬的成就,則必須如習字臨帖一般,遵從前人之法,以習得古人神髓,進而自成一家。

2. 前後七子的成就與缺失

  在前後七子所處的時代,正是臺閣體、茶陵派興盛的情形。他們初入政壇、文壇,志向遠大,銳意改革,提倡復古。他們的實踐對於革除柔弱文風、開拓詩人眼界等方面,的確有所成效;但由於一味強調復古、擬古,加以才學有限、觀點偏頗,最終仍舊流於形式主義,並且在唐宋派、公安派、竟陵派先後的反對之下,逐漸衰落。

3. 前七子諸家概說

  李夢陽,字天賜、獻吉,號空同子。他為人剛毅,不懼權勢,因為反對宦官劉謹而數次下獄。他的詩如〈秋望〉「聞道朔方多勇略,只今誰是郭汾陽」,引用古事,擬古諭今,堪能令人深思。有《空同集》。
  何景明,字仲默,號大復。何景明不慕榮利,對劉謹亦一無所懼,勇於上書指控。在〈述歸賦〉中,他提出「於古人之文,務得其宏偉之觀,超曠之趣」,乃是他對文學的核心看法。
  徐禎卿,字昌谷,又字昌國與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徵明並稱為「江南四大才子」。詩如〈偶見〉「可奈玉鞭留不住,又銜春恨到天涯」,寄託閑愁。有《迪功集》、《談藝錄》等著作。
  康海,字德涵,號對山、沜東漁父;王九思,字敬夫,號渼陂。康海與王九思的文學成就主要在雜劇、散曲上。康海有雜劇《中山狼》,與王九思〈中山狼傳〉互相結合,對忘恩負義、恩將仇報之徒予以諷刺;王九思有散曲集《碧山樂府》。
  邊貢,字廷實,號華泉;王廷相,字子衡,號濬川。

4. 後七子諸家概說

  李攀龍,字于鱗,號滄溟。他的詩歌雖說模擬略嫌過甚,然其詩〈塞上曲送元美〉「城頭一片西山月,多少征人馬上看」書寫征人愁思,仍堪稱佳篇。有《滄溟集》。
  王世貞,字元美,號鳳洲,又號弇州山人。在李攀龍死後,他獨主詩壇二十年,有著對當世文人一言褒貶的地位。他的詩歌過於貪多愛博,但才情較其他諸人為高,詩亦能得佳篇。相傳王世貞之父為嚴嵩所害,因此寫《鳴鳳記》諷刺嚴嵩父子;而《金瓶梅》作者蘭陵笑笑生,亦有人說此為王世貞之化名。除了詩文雜劇之外,他有《藝苑卮言》,針對文學提出看法見解。王世貞晚年之時,對早年過於偏頗的主張有所反省,因此對《藝苑卮言》多有改正,以期勿誤後人,後人稱之為「弇州晚年定論」。
  謝榛,字茂秦,號四溟山人。他終身布衣,而詩名不衰,《四溟詩話》論詩以為「人不敢道,我則道之;人不肯為,我則為之」,強調興、趣、意、悟、天機等。由於論詩主張與李攀龍不合,故遭七子除名。然其信手擅改唐人詩句的行為,為後人詬病。
  宗臣,字子相,號方城。宗臣詩學李白,雖氣格較弱,但仍有盛唐風骨;文章有〈報劉一丈書〉等,對於諂媚權貴的行為極盡諷刺。傳《水滸傳》最初刻本即是施耐庵後人交託宗臣刊印。
  梁有譽,字公實,號蘭汀居士,有《蘭汀存稿》,又名《比部集》;吳國倫,字明卿,號川樓子、南嶽山人;徐中行,字子輿,一作子與,號龍灣、天目山人,有《天目山堂集》、《青蘿館詩》。

(三)、唐宋派與文章本色論

  在擬古主義盛行時,有王守人、楊慎、文徵明、唐寅等人,自成一家,不傍門戶。嘉靖年間,擬古更盛,於是有王慎中、唐順之、歸有光、茅坤等人,於理論、創作上不隨波逐流,繼承南宋以來推崇韓愈、柳宗元、歐陽修、曾鞏的傳統,主張「文從字順」。因為追從唐宋古文,故世稱唐宋派。

1. 唐宋派的文學主張

  唐宋派以「道」論文,茅坤以為「文以道相盛衰,時非所論也」。主張「於六籍中求其吾心者之至而深於其道,然後從而發之為文」。唐順之更主張文章應當「闡道理而裨世教」。大體而言,他們主張效法古人,但不必窮力擬古。

2. 唐宋派的成就與缺失

  唐宋派主張效法唐宋古文精神,並且以闡發道理為務,相對於前後七子盲目擬古、復古,更加具有內涵與現實價值。
  但他們倡導唐宋古文、入道於文,仍然是擬古、復古;加上除了歸有光之外,唐宋派倡導者在散文上成就不甚亮眼,甚至以道入文,導致內容乏善,因此在反擬古的提倡上,唐宋派並沒有重大突破。

3. 唐宋派代表人物

(1). 王慎中,字道思,號遵岩居士,又號南江,乃嘉靖八才子(王慎中、唐順之、陳束、趙時春、熊過、任瀚、李開先、呂高)之首。有《遵岩集》。
(2). 唐順之,,字應德,一字義修,號荊川。在〈答茅鹿門知縣〉一文當中,以為文學有時代性,反對盲目擬古;在〈又答洪方州書〉主張佳作不在於聲律雕琢,而在直抒胸臆。有《荊川集》。
(3). 茅坤,字順甫,號鹿門。除了對「道」的重視,與對唐宋古文的推崇外,他選了韓愈、柳宗元、蘇洵、蘇軾、蘇轍、曾鞏、王安石的文章,輯為《唐宋八大家文鈔》,對他推崇唐宋古文的觀點親身實踐。
(4). 歸有光字熙甫,世稱震川先生。為文上尊《史記》,下循唐宋諸家。以為秦漢唐宋、韓柳歐蘇各有特色,對「文必秦漢」深感不滿,認為當代之人「苟得一二妄庸人為之鉅子,爭附和之」。其文如〈先妣事略〉、〈項脊軒志〉等,描繪平凡俗事,清淡樸素;詩作反映現實,如〈甲寅十月紀事〉「經過兵燹後,焦土遍江村。滿道豺狼跡,誰家雞犬存」等,具深刻現實意義。

4. 文章本色論

  「文章本色論」乃是唐順之的文學主張。他強調作者為文應當直抒胸臆、不事雕琢,並且要求文章「有一段精光不可磨滅」。所謂「文章本色」,即是他在〈又答洪方州書〉當中所謂的「如真見其面目」、「開口見喉嚨」;而那「一段精光」,即是作者的真見識、真精神。

(四)、公安派與童心說、性靈說

  晚明萬曆年間,袁宗道(字伯修)、袁宏道(字中郎,號石公)、袁中道(字小修)兄弟提倡「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」的說法,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、復古主張。由於三袁兄弟乃公安人,故世稱「公安派」。
  明代擬古之冰,非一日之寒。雖有唐宋派活躍,對當代影響仍不廣泛。直到晚明擬古派詩文空泛缺乏內容,導致文人反感;且當代王陽明倡導個人良知,進而以心學影響程朱學派擬古傳統。是以公安、竟陵派一呼,反擬古為世所廣知,進而獲得認同。

1. 公安派先聲

  在公安派三袁兄弟之前,有焦竑、李贄、徐渭、湯顯祖、顏鈞、何心隱等,已經提出反擬古觀點。
  焦竑,字弱侯,號澹園。焦竑長古文,喜以佛語解經;論文則力反擬古之病,並以為文章佳篇應當「脫棄陳骸,自標靈采」。影響袁宏道深遠。
  徐渭,字文長,號青藤、天池等。徐渭以戲曲著稱,有《南詞敘錄》,對明代戲曲追求聲律、詞藻之病,表示不滿。其詩語言精練,富氣勢。
  湯顯祖,字義仍,號海若、清遠道人,晚號若士、繭翁。因不受張居正拉攏而遭排斥。以戲曲名世,有《玉茗堂四夢》等作。為文主張「靈性」、「靈氣」。

2. 童心說

  李贄,字宏甫,號卓吾、溫陵居士。李贄以「異端」自居,反對孔子,以為不能「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」,並歌誦秦始皇,主張男女平等。由於種種思想不合於當代,因此遭斥為「惑世誣民」下獄。
  李贄最廣為人所稱道的,是他在《焚書.童心說》當中提出的「童心說」。童心說主張「天下之至文,未有不出於童心者也」,因為「童心」是一種最真實、最沒有被道德禮教所矇蔽的情感。只有在這樣的情感之下,寫出的文章最真實、真誠。若是以「童心」為評斷詩文高下的核心標準,則詩不論遠近、文無關古今,也就沒有所謂「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」。除此之外,他以為明道、載道、用於政教的文章,是「代古人、古道立言」,「以假人言假言,而事假事,文假文」,既然都是假他人之言,則無可觀采。
  「童心說」除了批判擬古、反對假道學之外,更別開先例,對戲曲、小說給予相當程度的重視,認為只要出自於童心,哪怕是小說、戲曲,也可以是「天下之至文」,與中國傳統的觀念大不相同。
  李贄的童心說,對三袁兄弟的文學主張,有深刻的影響。

3. 公安派的文學理論

(1). 文學進化說:袁宗道以為「今人所詫為奇字奧句,安知非古之街談巷語」,袁宏道則提出「秦漢而學六經,豈復有秦漢之文?盛唐而學漢魏,豈復有盛唐之詩」,並且進一步認為「文之不能不古而今」,以為貴古賤今實無意義。
(2). 性靈說:主張「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,非從自己胸臆流出,不肯下筆」,以抒發感情為主,不必拘泥於古人格律規範,也無須無病呻吟,抄襲模擬。
(3). 貴質說:公安派強調文學作品的實際情感、思想、內容,而非只求傳述聖人之道。反對華而不實。
(4). 意達辭暢:主張「寧今寧俗不肯拾人一字」,反對古奧艱澀。

4. 公安派的影響

  在理論上,公安派以為「代有升降,而法不相沿。各極其變,各窮其趣」,並且提出文必貴質、獨抒性靈、文之不能不古而今、寧今寧俗的理論,使前後七子以來提倡的擬古、復古從此衰落。由於重視獨抒性靈,因此進而肯定民間歌謠、小說、戲曲的價值,認為這些歷來被視為「小道」的作品,才是「真人所作」。
  除了理論的貢獻外,公安派諸家親力親為,寫作遊記、隨筆之類的散文,抒情敘事,打破古文載道的陳規。是為晚明小品文。

(五)、竟陵派

  公安派大盛之時,鍾惺、譚元春等人以為公安派有些弊病需當矯正。鍾惺,字伯敬,有《隱秀軒集》、譚元春,字友夏,有《譚友夏全集》。鍾、譚以合選《詩歸》齊名,又皆為竟陵人,因此稱之為「竟陵派」。

1. 竟陵派的文學理論

  竟陵派的文學理論與公安派大同而小異。他們同樣反對擬古、反對傳統;而竟陵派以為公安派行文輕巧粉飾,弊在不於古人詩中求取性靈;因此欲以「幽深孤峭」救公安派之失。

2. 竟陵派的成就與缺失

  竟陵派強調學習古人精神,刻意追求「別趣理奇」、「幽深孤峭」,以怪字險韻,顛文倒字作文,反而導致冷僻、苦澀,支離破碎。雖然在公安派風靡時也曾佔有一席之地,但竟陵派的毛病顯然比公安派更大。

(六)、晚明小品文

  顧名思義,「小品文」指體制短小精練的散文。由於公安派的文學理論取得成就,三袁兄弟在獨抒性靈、文必貴質、意達辭暢的理念下,以平淺的語言,寫作出一些抒情、寫景,篇幅短小、文筆清新的散文。

1. 晚明小品文的特色

(1). 內容題材多樣:小品文的題材脫離中國古代載道、傳道的束縛,取材於日常生活瑣事、自然風光、社會風俗等等,相當多樣化。
(2). 文字清新流利:小品文意達辭暢,不事堆砌模擬,因此大多以白描為主,文筆流暢,語言淺顯。
(3). 風格各自不同:由於主張「獨抒性靈」、「非從自己胸臆流出,不肯下筆」,因此各家寫作小品文皆具有各自的特色。人言公安文如水梨、竟陵文似橄欖,即是。

2. 晚明小品文代表作家

  小品文代表作家有袁宏道、譚元春、劉侗、王思任、張岱等。劉侗字同人,號格菴,為文怪異以至於竟遭彈劾,如〈三聖庵〉諸篇,無難字深典而讀來艱澀;王思任字季重,號謔庵,生性滑稽,逢大事又一變為氣宇軒昂,文風詼諧;張岱字宗子、石公,號陶庵,其文兼具公安、竟陵之長,品行高超,有〈西湖七月半〉等名篇。

(七)、明末散文

  明末,有復社、幾社等愛國文社,張溥、張采、陳子龍、夏完淳、張煌言諸家。由於國勢衰頹,寫作文章情感激昂,無暇擬古、不重體制,跳脫明代諸派,信筆直書,憂國傷時。
  陳子龍,字人中、臥子,號軼符、大樽、華亭等。抗清不成,投水殉國,有《陳忠裕公全集》。詩如〈小車行〉「叩門無人室無釜,躑躅空巷淚如雨」等,真實動人。
  張煌言,字玄著,號蒼水。抗清十餘年,最終被捕身亡。詩如〈追往〉「長驅胡騎幾曾經,草木江南半帶腥」等,寫戎馬戰爭,直書胸臆。
  夏完淳,別名復,字存古,號小隱,又號靈首。夏完淳自小才華驚人,十四歲隨父抗清。觀其詩〈別雲間〉「無限河山淚,誰言天地寬」、〈毘陵遇轅文〉「有憾留天地,為君問古今」等,慷慨激昂。死時年僅十七,著有《玉樊堂集》、《內史集》、《南冠草》、《續倖存錄》,近人編有《夏完淳集》。

三、 明代小說

(一)、明代小說概說

1. 明代小說興盛的原因

(1). 白話文學發展:唐代變文、宋代話本當中,已經開始有文白夾雜的篇章出現;元代雜劇當中,許多賓白都相當白話。明代講史、說話不復流行,取而代之的是文人有意識地用白話寫成小說,讓讀者自行閱讀。
(2). 俗文學地位提升:「小說」一詞,先秦兩漢時用以指稱稗官野史的「小說家」;唐、宋之際,由於儒家文以載道的文學思想,傳奇、變文、筆記小說等俗文學相對受到輕視。及至明代,在李贄、馮夢龍等人的倡導之下,認為小說等等俗文學只要出自於本心,亦可以為「天下之至文」,使小說不再被視為左道旁門。
(3). 材料豐富:在魏晉志怪、唐傳奇、宋話本、元雜劇的累積下,文人有豐富的故事材料可供資取;加以中晚明政治衰頹、社會混亂,亦給予小說作品許多題材。於是反映現實、以古諭今的各種小說皆應運而生。
(4). 印刷術發達:由於明朝經濟貿易發展興盛,帶動印刷術的進一步發展。在印刷術發達的情況下,利於小說、戲曲等俗文學的刊印、流傳,進一步成為廣大群眾的娛樂之一;而在需求量逐漸增加、有利可圖的情況下,文人也樂於創作小說。

2. 明代小說發展概況

  明代初年,最為著名的乃是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兩部歷史小說。它們的基本架構皆來自於歷史,並經過歷代話本、雜劇的累積,最終經由羅、施之手,成書於元末明初之際。大體而言,明初的小說仍保有宋元話本的特色。
  明代中葉之後,經濟發展興盛,且有李贄、馮夢龍、袁氏兄弟的倡導,使小說、戲曲的創作受到重視。於是在印刷術進步、文人起而創作的情況下,小說的發展在這時相當興盛。諸如《西遊記》、《金瓶梅》、三言、二拍等,無論長篇、短篇、白話、文言,皆相當可觀。
  自小說史角度觀之,明代小說的發展有幾個重要轉折:

(1). 由集體創作轉變為作家個人創作,作家個人風格在作品中鮮明呈現,如《三國演義》集歷代話本戲劇之大成;《西遊記》為吳承恩獨創。
(2). 由說書話本形式轉變為文人小說,如《三國演義》仍存有話本痕跡。
(3). 題材由歷史、英雄故事轉變為市井生活,如《水滸傳》描寫梁山泊的英雄好漢,《金瓶梅》則寫市井小民的故事。
(4). 範疇由軍事、政治事件轉變為日常生活的鎖事。
(5). 人物塑造由類型化轉向個性化,如《三國演義》賦予主要角色極有個性的言行舉止等等。
(6). 長篇小說由線性結構轉變為網狀結構,如《三國演義》各回之間時常交錯描述同時間各地發生之事。
(7). 由理想主義、英雄主義轉為寫實主義。

3. 章回小說概說

  中國古代小說有筆記、傳奇、話本、章回等等體制。章回小說是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。其特色為分章標回、故事前後連貫。章回小說源自於宋元說話人的講史話本。為了讓聽眾迅速進入狀況,因此說話人在開始講史之前,常以簡單明確的題目,讓聽眾知道主題;而這個特色則成為章回小說分章標回的先驅。由於說話人講史難以一日之內盡數講完,因此時常在故事情節緊張處打住,「欲知後情如何,且待下回分解」,藉此吸引聽眾;章回小說每回結束時的「欲知後情如何,且待下回分解」,亦是由此而來。在繼承話本的狀況下,章回小說透過作家的加工,呈現比之話本更加成熟的小說技巧。
  章回小說的雛型,王國維以為是《唐三藏取經詩話》,蓋因其段落分明、分節標目之故。較為成熟的章回小說,當推《三國志通俗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等等。明嘉靖、萬曆年間,章回小說的標目由單句發展為雙句,且開頭、結尾處通常使用「話說」、「且待下回分解」之類辭句,可見其逐漸定型之痕跡。諸如《西遊記》、《封神演義》、《金瓶梅》、三言、二拍等,皆是在這個時候問世。清代之後,章回小說的題材更廣,並以《紅樓夢》為登峰造極之作,乃文人小說之代表。
  章回小說充分反映當代思想、社會,並體現作者價值觀、人生觀。無論反映現實與文學價值,皆不亞於詩、詞、散文等「正統」文學。

4. 明代小說重要作品

  明代小說以章回小說最為重要。長篇白話章回小說以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隋唐演義》、《東周列國志》、《楊家將演義》、《西遊記》、《封神演義》、《金瓶梅》等等。短篇白話小說如三言、二拍等,集諸多短篇小說成書。除白話小說之外,短篇文言小說亦有瞿佑《剪燈新話》、李昌祺《剪燈餘話》、卲景詹《覓燈因話》等等。

5. 明代小說的影響

  明代小說最主要的成就體現在章回小說上。在形式方面,章回小說在明代臻至完備,直至近代都還能見到以章回體寫成的小說作品;題材內容方面,明代小說以歷史、神魔、言情、公案為主要題材,為清代小作寫作者所繼承。

(二)、《水滸傳》

1. 《水滸傳》的成書

  《水滸傳》的題材,源自於北宋末年宋江等人在梁山泊落草的事件。在《宋史》、《東都事略》等等史籍皆有相關記載,但眾說紛紜。南宋之時,此故事已經成為說話人的題材之一。
  《大宋宣和遺事》乃是最早寫水滸故事的作品,大約成於宋元之際,內容順序大致與今本《水滸傳》一致,且由各自獨立的散篇,匯集成連貫的整體。
  元代之時,許多與水滸相關的戲劇產生。存目雜劇有二十餘種,現存元雜劇仍有六種。透過這些戲劇,許多人物的形象逐漸生動活潑,故事情節也有所增益,並且更接近今傳的《水滸傳》。
  元末明初,在施耐庵的整理、加工下,結合話本、民間傳說、戲劇等等材料,大致完成了《水滸傳》。

2. 《水滸傳》的版本

  《水滸傳》有一百回、一百二十回、七十回三種版本。一百回本刻於明嘉靖年間,由郭勳刊刻,一般認為較接近《水滸傳》祖本,乃是繁本之祖。萬曆年間,一百一十回、一百一十五回、一百二十四回本相繼而出,增加征田虎、王慶的橋段;但對於舊本文字多有刪節,是為簡本。余象斗校評一百二十回本即是今存的簡本之一。
  天啟、崇貞年間,楊定見為挽救郭本散失,以郭本為底本,增益並改寫征田虎、王慶的部分,是為兼具全本、繁本的一百二十回本。明末金聖嘆自稱發現《水滸傳》古本,將《水滸傳》腰斬為七十回,以梁山英雄被一網打盡作結。

3. 《水滸傳》的藝術技巧

  除了題材內容的特殊之外,《水滸傳》的藝術技巧主要體現在人物塑造、語言結構上。由於《水滸傳》寫梁山泊一百單八條好漢,勢必以不同的方式塑造人物個性,方能突顯一百零八人間各自不同之處。諸如武松打虎、林沖夜奔等經典橋段,都是作者塑造人物特性的技巧之一。
  《水滸傳》的原始結構是話本,因此在語言結構上較為口語化。透過作者的加工之後,顯得相當簡練精確。

4. 《水滸傳》的影響

  《水滸傳》的影響,可以分為社會、文學兩個層面來討論。由於《水滸傳》的主題是「官逼民反」,而它又是一部通俗小說,因此勢必給社會帶來「官逼民反」的思想,甚而付諸行動。
  在文學方面,《水滸傳》是典型的英雄傳奇小說,諸如《楊家將演義》等等其後的小說作品,或多或少皆受其影響;而戲劇諸如李開先《寶劍記》、陳與郊《義俠記》等等,以水滸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不勝枚舉。直到近代,小說、新詩、散文都有以之為題材者。

(三)、《三國演義》

1. 《三國演義》的成書

  李商隱〈驕兒詩〉云「或謔張飛胡,或笑鄧艾吃」,可見晚唐之時,三國故事已經開始流傳。北宋之時,已有以「說三分」為專業的說話人霍四究。許多關於三國故事的短篇話本流傳廣泛。宋元之際,戲劇興盛,三國故事大量被拿上舞台搬演。
  元至治年間,新安盧氏刊《全相三國志平話》,圖文並茂。雖文詞較為鄙陋,且多有穿鑿附會、因果報應的內容;但已呈現章回小說的雛型,內容結構也初具《三國演義》的規模。
  元末明初,羅貫中以民間傳說、戲曲、話本為基礎,結合陳壽《三國志》與裴注的史料,進一步寫成了《三國志通俗演義》。《三國志通俗演義》問世之後,不斷有人增刪文字,整理回目卷數。清康熙年間,毛綸、毛宗岡父子針對《三國志通俗演義》進行修改,考訂史事,更改回目,形成今本《三國演義》。

2. 《三國演義》的價值與影響

(1). 中國首部成熟章回小說:羅貫中自《三國志平話》的基礎,結合戲劇、民間傳說、史料,融入個人生活經驗與藝術想像,成就了中國第一部成熟的章回小說。
(2). 演義小說先驅:《三國演義》的許多特色,從各方面影響其後演義小說的發展。《三國演義》取材於歷史,但不拘泥於歷史,而是廣泛吸取傳說、戲劇等民間文學的材料;對於歷史事件,以宏觀的角度,井然有序地鋪陳劇情;針對不同的人物,以不同的言行舉止呈現……等等,影響後代演義小說深遠。
(3). 作家主體意識的融入:羅貫中在撰寫《三國演義》的同時,除了史料、俗文學等材料之外,更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,並且透過自己的理想打造一些象徵性人物,使人物形象本於歷史,而更超越歷史。

(四)、《西遊記》

1. 《西遊記》的故事來源

  唐貞觀元年,僧玄奘啟程前往天竺(印度)取經,並於貞觀二十年攜六百餘部佛經返國。《舊唐書》對此有相關記載;《大唐西域記》則是玄奘口述的行程所見,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則將玄奘神話。之後經過佛教徒點染附會,越加玄奇。南宋《大唐三藏取經詩話》開始串聯各種神話,並且逐漸定型,開始出現相關戲劇作品,如元末明初楊訥《西遊記》雜劇即是。
  吳承恩,字汝忠,號射陽山人。經過民間的傳誦與戲劇的渲染,在吳承恩的手下,終於完成《西遊記》。

2. 《西遊記》的人物特色

  《西遊記》作為神魔小說的代表作品,其中主要角色大多並非人類。在人性、神性、魔性、動物性的調和上,使《西遊記》的人物塑造成為獨特的藝術特色。諸如孫悟空結合嫉惡如仇的人性與急躁的猴性、豬八戒結合好色貪婪的人性與好吃懶做的豬姓等;而這些角色俱都神通廣大,又具備有神性或魔性。

3. 《西遊記》的文學特色

  《西遊記》的文學語言,韻散兼具;又由於作者本人的詼諧風趣,使全書當中充滿諷刺、幽默的風格。後代評論者多將書中人物視為吳承恩諷刺現實的主要手法之一。

(五)、《金瓶梅》在文學史的地位與價值

1. 長篇言情小說之祖

  《金瓶梅》乃是中國長篇言情小說的開山之作,其體製逐漸脫離講唱文學,開始朝向近代小說的形式轉變。

2. 直接反映現實

  《金瓶梅》的題材不同於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的反映古事,而具有明確的時代性,更為接近當代的現實生活。關於反映現實的特點,可以從人物、內容、手法三個角度來探究:

(1). 人物:在《金瓶梅》之前的小說主要人物,時常具有英雄特質或傳奇形象,諸如《三國演義》的曹操、諸葛亮、劉備,《水滸傳》武松、林沖、宋江,《西遊記》孫悟空等等皆如是;《金瓶梅》則以市井細民為主。除此之外,女性角色佔有的重要性,也大大超越之前的小說。
(2). 內容: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等,以歷史為題材,《西遊記》等則以神魔異事為題材,情節宏大;《金瓶梅》以尋常熟事為題材,反映現實的日常生活,更貼近一般市井小民。
(3). 手法:觀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等小說,時常以誇張而粗略的手法帶過細節;《金瓶梅》則精擅於描寫細節,對於書中人物日常生活、所見所聞皆描寫細膩。

3. 網狀結構

  諸如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西遊記》等長篇章回小說,雖然有時會交叉描述同時間發生的事件,但大體而言仍以線性結構為主;《金瓶梅》前八十回以西門慶與潘金蓮各自為中心,交織描寫官場與家庭的恩怨糾葛,後二十回則以其他角色為中心,描寫西門家的衰敗,呈現複雜、渾然一體的網狀結構。

4. 作者獨創

  在《金瓶梅》之前的小說,通常經過歷代說話人的累積,最後由一或二人整理材料成篇;《金瓶梅》則文筆風格統一、結構佈局嚴密宏大,出自於一位作者的獨創。

(六)、三言、二拍

  三言、二拍分別指馮夢龍編纂的三部短篇小說集,與凌濛初編纂的兩部短篇小說集。

1. 《喻世明言》、《警世通言》、《醒世恆言》

  明天啟年間,馮夢龍廣泛收集宋元話本、明代擬話本,並且加工編成《喻世明言》、《警世通言》、《醒世恆言》三部短篇小說集。每集四十篇,共一百二十篇。其中約三分之一為宋元話本,其餘則為明代話本、擬話本。題材部分取材自歷史故事、宗教傳說,部分則直接反映現實生活。大部分取材於歷史故事、宗教傳說的作品,對於社會政治的黑暗、禮教的虛偽等等社會問題,或曲折或直接地反映。

2. 《初刻拍案驚奇》、《二刻拍案驚奇》

  明代末年,馮夢龍「三言」受到歡迎,在書肆中人的慫恿下,凌濛初著手寫作擬話本,並集結成《初刻拍案驚奇》、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刊行。全書八十篇,其中一篇重複,一篇雜劇,實收短篇小說七十八篇。
  由於凌濛初寫作的取材多半照搬襲用古今書籍,取其「可新聽睹,佐談諧者」,且作者時常在作品中加以說教講理,因此普遍認為「三言」價值較「二拍」為高。

3. 三言、二拍在小說史上的地位

(1). 搜羅廣博:「三言」、「二拍」每集收錄四十篇短篇小說,舉凡宋、元、明之際流傳較廣的白話短篇小說,幾乎搜羅殆盡。除了保存文獻材料之外,亦堪稱是講唱藝術轉為案頭文學的里程碑。
(2). 題材寬廣:小說的特色就是取材廣博,而「三言」、「二拍」所收錄的短篇小說,多半是流傳廣泛或有思想、文學價值的作品,在題材的寬度上更顯得突出。其中對商人、工匠等等百業的描寫,在在呈現其題材的廣博多包。
(3). 突破傳統:「三言」、「二拍」當中有部分描寫愛情的作品,對於傳統兩性關係的制約有所突破,為前代小說所不敢為。
(4). 刻劃細膩:諸如對人物、場景等等細節的描寫,較前代小說來得出色。

四、 明代戲曲

(一)、明以前戲曲概說

1. 南戲的起源與名稱

  元代雜劇的形成,是在金院本的基礎上更加發展而來;但宋元南戲則有所不同,它大體上是獨立於宋雜劇(關於宋雜劇,詳見〈兩宋文學發展〉)之外獨立發展的。作為中國南方特有的戲曲形式,南戲的形成時間有兩種說法:祝允明《猥談》以為出於宋徽宗宣和之後,南渡之際;徐渭《南詞敘錄》則以為始於宋光宗紹熙年間。由於一種藝術形式的發展必定經過一定時間的醞釀,因此張庚、郭漢城在《中國戲曲通史》之中,歸結出「宣和濫觴、紹熙成熟」的結論。
  而在葉子奇《草木子.雜俎篇》當中提到「俳優戲文始於《王魁》,永嘉人作之」;《南詞敘錄》也提到「永嘉人所作《王魁》、《趙貞女》」,可見南戲是一種起源於永嘉一地,並且早期有《王魁》、《趙貞女》兩種作品傳世。
  南戲有數種不同名稱,諸如鶻伶聲嗽、溫州雜劇、永嘉雜劇、傳奇等。「鶻伶聲嗽」直接針對南戲表演的形式作出描述:「鶻伶」即參軍戲中之「蒼鶻」角色、「聲嗽」即「唱腔」。「溫州雜劇」、「永嘉雜劇」則是在南戲流傳日廣之後,為了標明源流產地而有的稱呼。由於此種戲曲在南方發展,並且與北曲雜劇地位大致對等,因此普遍以「南曲戲文」或「南戲」稱之。

2. 南戲的發展

  在宋金對峙之時,即有宋雜劇與金院本的存在。金人入侵,宋室南渡之後,宋雜劇隨著南渡的宋室朝廷南下繼續發展;金院本則取代宋雜劇發展的地區,並且進一步與民間藝術融合為之後的元雜劇。但宋雜劇終究沒有結合南方民間藝術進而繼續發展。對於這個問題,根據《中國戲曲通史》,歸納出四種原因:

(1). 當時中國南方相對安定繁榮、以農立國;北方則動盪不安。民間歌舞藝術通常起源於農村,因此南方能透過地方藝術的基礎產生戲曲,北方則不行。
(2). 南方藝人隨宋室南遷,生活大致保持原貌,因此宋雜劇較容易保存原貌,不易融合民間特色;北方藝人由於社會較為混亂,生活不若南方人安定,藝人較有機會融會民間藝術特點,加以創新改進。
(3). 金院本繼承宋雜劇之中原通俗語言,並且融合少數民族方言、河北方言而成;宋雜劇在南渡之後,由於語言與南方方言有所差異,故難以結合。
(4). 北方知識份子在外族統治下受到較大壓力,因此較為親近人民,能夠融合民間藝術特色,並且改進金院本之不足;知識份子在南方則受到朝廷尊重,因此以戲曲演唱不平之事皆由農民為之,而農民較為熟悉的是地方藝術,如溫州雜劇。

  在這樣的情形下,南曲戲文雖然多少受到宋雜劇的影響,但終究沒有與宋雜劇融合,而是各自獨立發展。
  現存最早的南戲劇本是收錄在《永樂大典》中的《張協狀元》,一般認為它是南宋晚年完成的;除此之外,尚有《小孫屠》、《宦門子弟錯立身》兩種南戲劇本。
  元滅南宋後,北雜劇興盛並且南傳,一度壓縮南戲活躍空間;但南戲仍在農村鄉間繼續發展,並且吸收雜劇的優點。隨著雜劇逐漸衰落,南戲在元末之後逐漸復興,並且在崑曲化、北曲化、文士化之後,蛻變成明清最為流行的傳奇大戲。

3. 北曲雜劇與南曲戲文之區別

(1). 篇幅:北曲雜劇一本四折,偶有五折亦屬罕見;南曲戲文則篇幅較為宏大。明人將《張協狀元》分為五十三出,《小孫屠》二十一出,雖非原貌,但亦可照見其篇幅之大。
(2). 主唱:北曲雜劇除楔子之外,以旦或末擇一為主唱,其他角色僅有賓白;南曲戲文各角色皆可演唱,並且以主角擔負較重職責。
(3). 音樂:顧名思義,北曲雜劇例用北曲;南曲戲文則例用南曲。北曲乃七聲音階,用琵琶等弦樂器伴奏,節奏較促,風格粗曠豪邁;南曲乃五聲音階,用管樂、鼓板伴奏,節奏較緩,風格柔緩婉轉。
(4). 語言:北曲雜劇無入聲,賓白較為俚俗,先說白、後唱曲;南曲戲文在入明後逐漸雅化,大多先唱曲、後說白。
(5). 角色:南曲戲文角色分工更為精細,除了雜劇中的旦、淨、末之外,尚有生、貼、外、丑等等。

(二)、明代傳奇發展

1. 「傳奇」的流變

  「傳奇」一詞,顧名思義,以「傳述異事」為務。唐、宋時期,「傳奇」指的是文言短篇小說;到了宋朝之後,「傳奇」又可以指諸如諸宮調等傳述異事的講唱文學。
  之後的金院本、宋雜劇,在舞台上搬演故事,時人也稱之為「傳奇」;在南方發展的南曲戲文也有人稱作傳奇。直到明代中葉之後,由於南戲逐漸演變,為了與當時的雜劇做出區分,才將「傳奇」一詞專門指以南曲寫作的長篇戲曲劇本。
  本質上,無論文言短篇小說形式的唐宋傳奇,或是講唱文學的諸宮調,再到初具戲劇雛型的金院本、宋雜劇,甚至是體製完備的北曲雜劇、南曲戲文,在內容上都脫不開「傳述異事」;而從題材上,無論北曲雜劇、南曲戲文、明清傳奇,也都與唐宋傳奇有上下相承的關係。諸如〈劉知遠諸宮調〉之於《劉知遠白兔記》、〈枕中記〉之於《邯鄲記》、《杜麗娘慕色還魂》之於《牡丹亭》、〈長恨歌傳〉之於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之於《長生殿》……不一而足。

2. 傳奇的完成

  明代戲曲以「傳奇」為核心,一般認為它與南戲有很深的淵源。元末之時,雜劇逐漸衰落,而南戲則重新發展,並且取代雜劇的地位。從南戲蛻變到傳奇的過程,今人曾永義先生提出了「三化」──北曲化、文士化、崑曲化:

(1). 北曲化:早期南戲當中北曲甚少,僅作為點綴使用;在南戲逐漸蛻變為傳奇的過程當中,除南曲組套外,更開始有南北合套、南北合腔、純北曲組套出現在其中。
(2). 文士化:南戲原本發展於農村鄉間,曲辭淺白通俗;而在它逐漸發展成為傳奇的過程當中,文辭有逐漸雅化的跡象。高明《琵琶記》堪稱文士化的完成。
(3). 崑曲化:傳奇的完成,與「崑腔」的完成不脫干係。梁辰魚《浣紗記》專為崑腔而寫,是為傳奇真正完成。

3. 崑腔概說

  明代有四大聲腔,分別是海鹽腔、餘姚腔、弋陽腔、崑山腔。明代早期,文人大多喜好優雅柔美的海鹽腔;而弋陽腔曲無定譜,能夠將各地唱腔變調而歌,適應力強,適合一唱眾和,因此受到平頭百姓的喜愛,流傳最廣。
  崑山腔流麗悠遠,最初流傳於吳地。之後魏良輔致力改良崑腔,大大發揮崑腔流麗悠遠的特色,講究押喉轉調,字正腔圓,並且以「氣無煙火」為最高境界。此後崑腔又被稱作「水磨調」,字少腔多、細緻婉轉,節奏適合於唱曲與舞蹈。至此,崑腔逐漸受到喜愛,並且將其他聲腔排擠出城市。
  在崑腔受到歡迎之後,精通崑腔的梁辰魚在魏良輔等人的基礎上繼續鑽研,並且以崑腔填寫曲辭,完成了專門為崑腔打造的傳奇《浣紗記》,並且搬上舞台。崑腔柔媚婉轉,本就相當流行;搭配上長篇的劇情之後,很快就受到文人雅士、富豪士紳的喜愛,並且在城市當中大為興盛。

4. 明傳奇發展概說

  傳奇的前身是產生於溫州永嘉的南曲戲文。元末明初,合稱為「五大傳奇」的《荊釵記》、《劉知遠白兔記》、《拜月亭》、《殺狗記》、《琵琶記》,乃是南曲戲文逐漸蛻變為傳奇的指標。
  其中《劉知遠白兔記》、《拜月亭》、《殺狗記》當中存有民間文學質樸、通俗的本色;而在《荊釵記》當中,則可見到逐漸雅化、文采化的跡象。高明的《琵琶記》可說是傳奇「文士化」的完成,加上他其中所寄託的「教忠教孝」,使戲劇當中亦寄託著儒家思想。
  自明初至成化、弘治年間,約莫一百四十年當中,傳奇作品大量產生。諸如姚茂良《精忠記》、王濟《連環記》、沈采《千金記》,分別寫岳飛、貂蟬、韓信的故事。這段時期的傳奇,以邱璿《五倫全備記》、《忠孝記》等等最具有《琵琶記》沿傳的「教忠教孝」思想。
  嘉靖年間,由於政治日漸敗壞、民生凋蔽,開始有傳奇作品擺脫「教忠教孝」,以現實生活的題材搬上舞臺。李開先《寶劍記》講述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,透過搬演古事,寄託對當代政治社會的不滿;傳為王世貞所作的《鳴鳳記》,直接以時事入劇,諷刺嚴嵩父子。再有梁辰魚《浣紗記》,寫吳越興亡的故事。除了《寶劍記》、《鳴鳳記》對社會政治現實的諷刺之外,《浣紗記》乃是第一部專為崑曲演唱寫成的傳奇,而明清傳奇的基本要素在這時也宣告完成。
  萬曆年間,傳奇的創作再達高峰。在《浣紗記》以崑腔演唱之後,以崑曲為音樂基礎寫作的傳奇作品大量增加,並且受到城市居民的喜愛。這個時期最為重要的作家,就是吳江沈璟與臨川湯顯祖。沈璟強調戲曲語言本色,並且以崑腔為「正聲」;湯顯祖則自稱非「吳越通」,在唱腔上雜以海鹽腔、弋陽腔等其他腔調,不受崑腔限制,曲調自然。此後直到明末,皆受吳江派與臨川派之影響。

5. 傳奇的結構與體製

(1). 體製:相對於元雜劇,傳奇的每一個橋段稱齣,而不稱折。每本傳奇不限定齣數,旦大體而言不得少於十七齣,否則形同雜劇。每齣有齣目,用以提點整齣劇情。有時整本傳奇過長,則有分卷情形。
(2). 開場:依照作者習慣不同,開場又稱家門、標目、傳概。在進入正戲之前,必先由副末登場,唱詞二闋,稱作開場。大體而言,第一闋詞講述作者創作理念,第二闋則與劇情內容有關。
(3). 引子:傳奇當中,角色上場先唱後說,唱過之後方有賓白自報家門,與雜劇先說後唱不同。角色上場,假借眼中所見景物,或心中所想之事,略述情況,引起下文,稱作引子。南曲引子皆為散板曲,節奏自由;但依照人物在劇情中的重要性、場次重要性,引子長短篇幅亦有所分別。通常正場、主角會用長引、全引,其他用半引。
(4). 南曲套數:最為完整的南曲套數結構是引子、過曲(正曲或集曲構成的主要段落)、尾聲(七言、三句、十二拍)、集句詩(下場詩、落詩)四句。但引子、尾聲並非絕對必要,亦有僅以過曲組套的例子。因此可見傳奇的一齣當中,以過曲、集句詩為不可省略之部分。純南曲套數不限一人獨唱,可以諸角色分唱、輪唱、合唱。
(5). 北曲套數:傳奇當中有時亦用純北曲套數,這時需秉持北曲套數規律,一人獨唱。
(6). 南北合套:傳奇當中亦有南曲、北曲夾雜組套,稱南北合套。大體南曲、北曲兩兩相間,一南一北;南曲演唱者自由,北曲需一人獨唱。
(7). 南北合腔:有時有南北曲結合而不相錯雜組套之情形,或南曲插入北曲,稱南北合腔。
(8). 宮調、用韻:傳奇的宮調、用韻自由,宮調可以前後不同,韻腳有時也有轉換的現象,一切依作者寫定的劇情決定音樂、韻情。
(9). 角色:傳奇的角色大體沿傳南戲,有生、旦、淨、末、丑、外六種角色。而六種角色又各自有所細分。

6. 元雜劇與明傳奇

  元代以北曲雜劇最為興盛;明代則以南曲蛻變成的傳奇較為大宗。大體而言,雜劇與傳奇略可歸結處以下幾點不同之處:

(1). 體制:元雜劇篇幅較短,每本四折為主,各折限用一宮調,借宮亦有諸多限制,且限定由一人主唱,不得換韻;明傳奇篇幅較長,不限制齣數,也不限制宮調、演唱者,換韻也較為自由。
(2). 語音:雜劇以北方語言為主,有時雜入蒙古等外族音譯方言,且入聲派入三聲;傳奇則以南方方言為主,四聲俱全。
(3). 風格:雜劇風格遒勁雄渾、傳奇風格清俊柔遠;雜劇字多調促、傳奇字少調緩;雜劇聲勝於辭、傳奇辭勝於聲;雜劇以絃樂器為主、傳奇以管板樂器為主。由於雜劇豪邁,因此易流於粗;傳奇柔媚,易流於弱。

(三)、五大傳奇

1. 《荊釵記》

  《荊釵記》撰人歷來說法不一,清初張大復以為《荊釵記》為柯丹邱根據前代民間傳本加工而成。故事講述王十朋以荊釵為聘,娶錢玉蓮為妻;之後王十朋高中狀元,宰相欲妻之以女而不得,故為之貶往嶺南。而奸人孫汝權貪戀錢玉蓮美色,竟偷換王十朋家書,使玉蓮誤以為十朋另結新歡。錢母迫其改嫁,玉蓮堅決不屈,投江自殺;後為人所搭救,經過輾轉波折,終得夫妻團圓。
  《荊釵記》對人物個性的刻化,比之早期南戲更為細膩。諸如錢母的蠻橫、錢玉蓮的堅貞不屈等等。再加上曲折的故事情節,使得《荊釵記》故事百年不衰。

2. 《劉知遠白兔記》

  《劉知遠白兔記》的故事遠源於唐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,近本於《新編五代史平話》與《劉知遠諸宮調》。其作者已不可考。故事劇情描述劉知遠年少貧困,為李文奎所收留;後李文奎見其熟睡時蛇鑽七竅,以為必為異人,故妻之以女。李文奎死後,劉知遠飽受妻子之兄欺壓,出走投軍,並且入贅節度史家門;他的髮妻李三娘堅決不改嫁,生下兒子咬臍郎,並且託人送往軍中。十六年後,咬臍郎出獵追趕白兔,偶然之間與生母相遇,終於全家團圓。
  《白兔記》情節較為單純,但內容緊湊、風格樸實,能夠反映社會生活與群眾思想感情,有濃厚的民間風味。

3. 《拜月亭》

  《拜月亭》相傳為元末施惠所作,但是說無甚根據。內容講述金代末年,蒙軍南下,蔣世隆搭救忠臣陀滿海牙之子興福,並且巧遇兵部尚書王鎮之女王瑞蘭,與之結為夫妻。戰亂平息之後,王鎮不認世隆為婿,迫瑞蘭離開。瑞蘭思念世隆,於靜夜中亭下拜月。最終蔣世隆與陀滿興福同中文武狀元,為王鎮招贅,夫妻團圓。
  《拜月亭》依據關漢卿《閨怨佳人拜月亭》拓展而成,保存了大部分的情節,並且加以渲染加工,使情節更為曲折,能夠反映時代動亂、人民顛沛流離的苦難。

4. 《殺狗記》

  《殺狗記》傳為元末明初徐畔所作,故事源於蕭德祥《楊氏女殺狗勸夫》雜劇。內容講述孫家內部衝突,兄長孫華專橫自私,將弟弟孫榮逐出家門,安身破窯;孫榮受到百般折磨,卻仍毫無怨尤。孫華之妻楊氏苦勸而無用,遂設計殺狗,並蒙上衣冠;孫華酒醉回家時見到以為死人,央請酒肉朋友幫忙處理,但二人皆不應。楊氏請孫榮將屍體扛走後,孫華之友卻藉機告發孫榮殺人。於是孫家兄弟爭相認罪,最終楊氏出面說明真相,使兄弟合好如初。
  《殺狗記》旨在「教忠教孝」,並且塑造一個遵從儒家倫理觀念的弟弟。作者藉著故事,告誡觀眾遵從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範,勿受利益支配。

5. 《琵琶記》

  《琵琶記》作者高明。故事內容本於南戲《趙貞女蔡二郎》,但結局卻由「貞女守貞死」、「雷轟蔡伯喈」的婚變悲劇改為「全忠全孝蔡伯喈」的團圓喜劇。故事敘述孝子蔡伯喈與趙五娘結婚之後,應父親要求入京赴試。考中狀元後,牛丞相妻之以女,蔡伯喈欲辭婚辭官皆不得。這時蔡伯喈家鄉災荒,蔡父、蔡母相繼謝世;趙五娘一路彈唱琵琶詞行乞,到京城尋覓夫君。最終由於牛氏的賢慧與牛丞相的回心轉意,使夫妻得以團圓。

(四)、吳江派與臨川派

1. 吳江派

  「吳江派」是明代戲曲文學當中的一種流派,以吳江人沈璟為代表。沈璟精通音律,強調曲詞要協律,「寧協律而調不工」,並以之為評定戲曲價值的唯一標準,並且有顧大典、卜世臣、馮夢龍、沈自晉等人追從。他們的作品以宣揚傳統倫理為主,過於拘泥韻律,有形式主義傾向。
  沈璟一生共作有傳奇十七種,今存七種。大體以宣揚傳統倫理道德觀念、姻緣天定、懲惡揚善的思想為主,《埋劍記》、《紅蕖記》、《墜釵記》、《雙魚記》、《桃符記》如是。《義俠記》寫武松被逼上梁山的故事,情節大致與小說相同,語言相當具有戲曲本色,但劇情過於單調。其傳奇合稱《屬玉堂傳奇》。
  吳江派的成員主要是沈璟的子侄輩與門生、追隨者,諸如沈自晉、沈自征、呂天成、卜世臣、顧大典、王驥德等等。但他們對戲曲的見解也與沈璟不盡相同,如沈自晉便能調和吳江派、臨川派之間的理論矛盾,呂天成、王驥德也同時宣揚吳江派「法律甚精」的長處與湯顯祖「奇麗動人」的優點,也不迴護沈璟「法勝於詞」的缺陷。甚至呂天成還明確提出「以臨川之筆,協吳江之律」才能達到「雙美」。

2. 臨川派

  「臨川派」以臨川湯顯祖為代表,又稱「文采派」、「玉茗堂派」。湯顯祖注重表情達意,不受格律約束。或曰類似蘇辛之於詞體。由於對格律較不重視,因此王驥德《曲律》以為臨川派戲曲「組織之工幾乎與天孫稱巧,而屈曲聱牙,多令歌者咋舌」。湯顯祖戲曲以文采斐然、思想豐富、立意新穎而廣受歡迎。臨川派代表作家尚有孟稱舜、阮大鉞、吳炳等。
  湯顯祖作品活用浪漫主義的手法,極具想像力,時常使故事在主角夢中進行,或者死而復生之類的情節,表現出對美好理想的渴求。且語言典雅,含蓄蘊藉,詩意濃厚。

3. 吳江派、臨川派相較

  相比之下,吳江派較重視音律,以為合律方能使歌者容易演唱;並且注重曲辭的本色與通俗性,以為如此方能適合演出。
  臨川派則較為輕視音律,認為不能重音律而害辭意;並且較為愛好文采,風格典雅。
  在吳江與臨川兩派互相爭鋒之時,同時也啟迪後學,使後人提出「合之雙美」的觀點,促使戲曲往更加精進的脈絡發展。

(五)、玉茗堂四夢

  「玉茗堂四夢」又稱「臨川四夢」,乃是湯顯祖傳奇代表作品的合稱。由於《紫釵記》有〈圓夢〉一齣、《牡丹亭》寫杜麗娘遊園春夢夢見柳夢梅、《邯鄲記》寫盧生黃粱一夢、《南柯記》寫淳于棼南柯一夢,四種傳奇皆與「夢」有關,故而稱為「四夢」。

1. 《牡丹亭》

  《牡丹亭》的故事來源是明代話本《杜麗娘慕色還魂》,內容講述南宋時代,江西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,在夢中見到一書生手持柳枝,與之幽會於牡丹亭。此後麗娘為相思所苦,傷情而死,葬於牡丹亭畔。三年後,廣州書生柳夢梅赴臨安趕考,路過南安,此時杜寶已轉任淮安處。柳夢梅拾得麗娘畫像,悅其貌美。之後麗娘芳魂出現,與柳夢梅相見,並得再生,與夢梅同赴淮安求父母許婚;杜寶以為女兒復活乃是妖孽,並誤以為柳夢梅盜掘女墳。正好夢梅得中狀元,麗娘也登朝申訴,終於誤會釐清,夫妻父女得以團圓。

2. 《南柯記》

  《南柯記》故事源自唐李公佐〈南柯太守傳〉,寫淳于棼由於丟官免職,終日借酒澆愁。一日醉臥榻上,夢見槐安國使者來迎,國王招他為駙馬,出任南柯太守;後回朝拜相,威勢日上,日漸驕縱,終於為國王所逐。醒後得老僧契玄點化,才知槐安國就是庭中槐樹洞中的蟻群,大悟成佛。

3. 《邯鄲記》

  《邯鄲記》改編自沈既濟〈枕中記〉,內容寫盧生在邯鄲道旅社中遇到呂洞賓,並得其傳授一枕。盧生進入夢中,娶得有財有勢的妻子崔氏,並且以賄賂得中狀元,並且以開河、戰勝吐蕃的功績受到奸臣妒忌;但終究因為崔氏勢大,僥倖得救,並轉危為安,做了二十年宰相,享盡榮華,死前感嘆此生足矣。醒來之後,才發現是大夢一場,連黃粱米都尚未煮熟。盧生至此得悟,隨呂洞賓而去。

4. 《紫釵記》

  《紫釵記》改編自唐蔣防〈霍小玉傳〉,內容講述唐代隴西士子李益赴長安應試期間,在長安燈市拾得霍小玉的紫釵,並與之以釵定情。他得到友人崔允明的鼓勵,直訪霍小玉求親。然而李益與小玉相遇前,曾巧遇盧太尉之女燕貞。燕貞對李益一見傾心。因此李、霍二人遭到盧太尉從中作梗,李益被貶至塞外,兩人音書斷絕。最後在化身黃衫客的四王爺協助下,二人終於能夠團圓。

(六)、明代雜劇發展與其他問題

  明雜劇一般可分為三個時期。明代初年,雜劇體製大體仍遵循元人科範,而折數偶有增至五折的現象;弘治、嘉靖年間,逐漸出現許多改製作品,諸如短至一折的《中山狼》。這個時期大約有四成作品開始脫離元人科範;直到晚明之時,大多數雜劇皆脫離元人科範,並且大量雜入南曲。這個時期的雜劇,近人劉大杰將其稱之為「短劇」。

1. 明雜劇的特點

  明代雜劇早期雜劇除增四折為五折之外,大體仍舊依循舊製;在中期之後,才出現明顯與元雜劇不同的地方:

(1). 折數:元雜劇以四折為主,元末明初有五折的例子;明代中期以後,逐漸有短至一折的雜劇。晚明之時,篇幅短小的短劇則逐漸增加。大體最短一折,長不超過十一折。
(2). 曲調:元代雜劇例用北曲,明代中期雜劇則開始雜用南曲;晚明則南北曲夾雜。
(3). 主唱不限。
(4). 作者:元代雜劇的作者多半是民間文人,甚至作者親自粉墨登場;明雜劇作者則多為地位較高之文人雅士。
(5). 題材內容:元代雜劇作者多為平民,除少部分寄託懷才不遇的諷刺之外,大抵以現實社會生活為題材;明雜劇操於士大夫之手,多有抒發懷才不遇之情,或藉劇情指桑罵槐,如康海《中山狼》。

2. 明雜劇的發展

  明代雜劇發展略可分為三期,初期約在成化年間以前(大約與臺閣體、茶陵詩派同時),中期大致在弘治至嘉靖年間(大約與前後七子擬古主義全盛時同期),晚期則在隆慶之後。
  明代初期雜劇,由於洪武三十年頒布的《御製大明律》:「樂人搬做雜劇、戲文,不許粧扮歷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聖先賢神像」;永樂九年又頒布更嚴格的律令,使明代初期雜劇思想受到壓制。這個時毒作家有劉兌(字東生)、谷子敬、朱權、朱有燉等。在受到諸多限制的情況下,即使如朱有燉《誠齋樂府》三十一種雜劇,內容也不脫點綴太平、歌功頌德。
  明代中晚期,雜劇作者大多是滿腹牢騷的失意文人,與元雜劇作者的懷才不遇又有所不同。他們一方面汲取元雜劇的質樸本色,一方面也加上古典文學的潤飾,並且使雜劇有文人化的趨向。這個時期的作家,較具有代表性的有康海《中山狼》雜劇、王九思《中山狼》院本等等。
  嘉靖以後,雜劇更加脫離元人科範,成為近人劉大杰所謂的「短劇」。這些「短劇」作家與中期作家類似,大多數不曾為官,或官場失意。諸如徐渭、梁辰魚、王驥德等,都有「短劇」作品。

3. 明雜劇代表作家

  康海有《中山狼》,描述東郭先生救狼,而狼則忘恩負義,反咬一口。透過指責東郭先生迂腐的仁心,來諷刺忘恩負義、反覆無常。再有徐復祚《一文錢》,諷刺富人守財奴的醜態。王衡《鬱輪袍》寫王維有才而落第,王推冒名而高中的故事,反映科舉的腐敗;茅維《鬧門神》寫新門神上任,舊門神不肯讓位的故事,諷刺官場醜態。
  除此之外,還有徐渭《四聲猿》劇組。

4. 《四聲猿》

  《四聲猿》乃是徐渭《狂鼓史漁陽三弄》、《玉禪師翠鄉一夢》、《雌木蘭替父從軍》、《女狀元辭凰得鳳》四種「短劇」的合稱。《狂鼓史》寫三國時代禰衡罵曹操的故事;《玉禪師》寫和尚破戒之後轉世為妓,後經點悟重皈佛門的故事;《雌木蘭》的故事取材自〈木蘭詩〉,演述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;《女狀元》寫黃崇嘏男裝赴考,高中狀元,並且覓得郎君的故事。
  《四聲猿》當中四個故事,皆呈現作者的思想觀念。《狂鼓史》透過禰衡罵曹操的故事,諷刺權臣草菅人命的行為;《玉禪師》則針對宗教偽善的禁慾主義加以嘲諷;《雌木蘭》、《女狀元》則抨擊傳統禮教觀念對婦女的束縛。因此前人評之曰:「文長有感而發焉,皆不得意於時之所為也」。

沒有留言: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