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人之去取,古人之心也】

【歷朝】先秦文學發展

先秦文學發展

一、 概說

  周以前,由於史料較少,僅能由甲骨文推斷當時社會、經濟、民生、宗教等面貌。殷商時期,甲骨用於占卜,是以甲骨文稱卜辭。由卜辭內容,可推知當時乃奴隸制社會;手工業發達,宗教停留於巫術、自然神信仰階段。經濟由畜牧轉變為農業,且開始有初步國家機構。卜辭文字俱多短小,然而當中已有若干具備詩歌形式之文辭。
  在《周易》中,其內容或多或少反應當代社會情形,可以窺見當時政治組織、工商業、宗教之改變;並且文字技巧亦較卜辭更為進步。部分卦爻辭保存古代歌謠,可以視為文學進步的紀錄。
  除《周易》外,《尚書.盤庚》記載盤庚遷殷時,為說服貴族而發表之演說。其內容具備散文基本形式,或可視為中國古代散文之標地。
  此外,尚有諸多神話、傳說,記載初民對自然現象之解釋,與古史事蹟、英雄行為等等,如女媧、后羿、夸父、大禹的故事。其內容雖然簡單,卻具備詩歌、散文、小說之因素。
  西周之際,農業更加發展,並且維持奴隸制,更有宗法制度維持階級秩序。又有周公制禮作樂,敬拜天神、祖先,並逐步使宗教脫離巫術迷信,而為倫理、政治所用。其時最主要之文學代表,乃是《詩經》
  西周經厲、宣、幽三王,國勢衰敗,終致西戎進犯、平王東遷。東遷之後,周王室威信破敗,進入春秋時代。其間思想家輩出,有《論語》、《老子》等記言、哲理性著作;又有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等記載史事之作,散文蓬勃發展。
  春秋戰國歷經數百年,由秦一統,先秦文學發展自然於此告一段落。

二、 《詩經》

(一)、《詩經》的時代與地域

1. 《詩經》的時代

  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,《詩經》大約編成於春秋時代,當中作品包含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(西元前十一世紀至六世紀)約五百年之漫長歷史。間中各篇之確切時代,難以考證;但究其形式內容,仍能略分三期:

(1).西周前期:〈周頌〉、部分〈大雅〉、少數風詩。
(2).西周後期:大部分〈大雅〉、〈小雅〉、少數風詩。
(3).春秋時期:大部分風詩、〈商頌〉、〈魯頌〉。

  最初,〈商頌〉被認為是殷商頌歌,後經考證確認為春秋宋國歌頌宋襄公之作。宋乃殷商之後裔,故曰〈商頌〉。

2. 《詩經》的地域

  《詩經》產生之地域廣闊,十五國風包含周南、召南、邶、鄘、衛、王、鄭、齊、魏、唐、秦、陳、檜、曹、豳十五地之民歌;〈大雅〉、〈小雅〉雅多用於諸侯朝會、貴族宴樂,頌詩則用於宗廟祭祀,是以地域相對集中,以鎬京(西周都城)、雒邑(東周都城)、魯國都城(今山東曲阜)、宋國都城(今河南商邱)等地。

(二)、《詩經》的成書

1. 采詩

  周代公士以獻詩、陳詩,或讚頌周室,或藉以諷諫時弊。周王室亦以此考察民情,了解政治得失。經過編輯整理之後,成為《詩經》

2. 獻詩

  謂周代設有官職,以收集民間歌謠為職,使周室能「觀風俗,知得失」,並請樂師整理編纂,而成《詩經》

3. 孔子刪詩

  《史記》記載古代詩歌本有三千,孔子刪其十分之九,故存詩三百。以為孔子將古詩當中重複、不合禮義之篇章刪去。然此說法經後人研究、考證,確有諸多漏洞:

(1).佚詩不多:倘若古詩三千孔子去其九,則古代文獻引用而今日不見之詩,應當為數不少;但根據屈萬里《詩經釋義》之比對,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禮記》當中,曾經引用而今日亡佚者,僅佔現存數量二十分之一。因此孔穎達疏《詩譜序》云「書傳所引之詩,見在者多,亡佚者少,則孔子所錄,不容十分去九」是也。
(2).《左傳》記載:《左傳.魯襄公二十九年》記載吳公子季札於魯觀樂,內容與今本《詩經》同,其時孔子年方八歲,應無刪詩之可能。
(3).孔墨之言:孔子、墨子分屬春秋、戰國,皆以「詩三百」一辭琅琅上口;而孔子信而好古,常慨歎文獻不足,又怎能有刪詩之行為?
(4).「淫詩」依舊:各經傳所引逸詩,言詞皆雅正;若孔子以禮義為基準刪詩,則不應將該些雅詩刪除;且今本《詩經》亦有若干篇章被稱為「淫詩」,孔子若欲刪除不雅之詩,則今本《詩經》當無淫詩。
(5).樂工能力:若古詩真有三千篇,則推測樂工難以悉數記憶;且周代以詩「使於四方」,乃各國皆通用,憑孔子一人之力,恐怕難以對諸國皆產生影響。

  雖然孔子刪詩之說有諸多漏洞,但是孔子自言「吾自衛反魯,然後樂正,雅頌各得其所」,是以孔子在整理《詩經》上,應是下過一番功夫的。

(三)、詩序

1. 詩大序

  毛《詩》各篇均附有小序(詳後文),於〈關雎〉一篇小序之下,又有一段較長之文字,概括性地談論《詩經》之特徵、內容、分類、表現手法、社會作用等問題,後人稱之為〈大序〉。鄭玄以為,〈大序〉乃孔子弟子子夏所作。其中心理論如下:

(1).詩言志、詩樂舞一體:〈大序〉開篇即言「詩者,志之所之也」,直截了當說明詩的功能;又說「在心為志,發言為詩,情動於中,而形於言,言之不足,故嗟歎之,嗟歎之不足,故永歌之,永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、舞之、足之、蹈之也」,可見詩、樂、舞是自然而然結合在一起的。
(2).詩歌反映社會政治現實:〈大序〉曰「治世之音,安以樂,其政和。亂世之音,怨以怒,其政乖。亡國之音,哀以思,其民困」,以為詩歌能夠反映當代政治得失、社會治亂興衰;此外,詩歌還能夠「經夫婦,成孝敬,厚人倫,美教化,移風俗」,對社會教化起到影響作用。
(3).談論詩六義:〈大序〉談到《詩經》有六義,即風、雅、頌、賦、比、興,並且對風雅頌三者做了相關解釋。
(4).談論詩歌風格:〈大序〉以為詩歌的風格應是「主文」、「譎諫」,鄭玄以為「主文」乃「主與樂之宮商相應」,「譎諫」乃「詠歌依違,不直諫也」,即孔子所謂「溫柔敦厚」。

2. 詩小序

  漢代《詩經》傳有四家,其中齊魯韓三家亡佚,僅存毛《詩》。毛《詩》於《詩經》各篇章之前,均附有序言,簡述詩題、創作背景等等,稱為小序。鄭玄以為,毛《詩》小序乃子夏、毛公合撰;范曄則以為後漢衛宏撰。

3. 價值

  毛《詩》各篇小序,簡述詩的主題、作者、創作背景等相關說法,但內容不免穿鑿附會。雖然不可盡信,但仍舊能反映漢代經學家對《詩經》之看法、解釋。相對而言,〈大序〉對於《詩經》的功能,作出理論性的討論,其價值要較小序來得可貴。

(四)、四始六義正變

1. 四始

  所謂「四始」,毛、魯、齊三家《詩》說法各自不同:

(1).毛《詩》:以《詩經.大序》之說法為主,認為〈風〉、〈小雅〉、〈大雅〉、〈頌〉為四始。鄭玄箋《詩經》,以為四始乃「王道興衰之所由」。
(2).魯《詩》:根據司馬遷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,〈風〉以〈關雎〉為始,〈小雅〉以〈鹿鳴〉為始,〈大雅〉以〈文王〉為始,〈頌〉以〈清廟〉為始。
(3).齊《詩》:以為〈大雅〉之〈大明〉,〈小雅〉之〈四牡〉、〈嘉魚〉、〈鴻雁〉四篇為四始。是說牽合五行之說,實與詩義無關。

2. 六義

  《詩經.大序》曰「《詩》有六義焉:一曰『風』,二曰『賦』,三曰『比』,四曰『興』,五曰『雅』,六曰『頌』。」其中風、雅、頌指《詩經》內容之三種分類;賦、比、興指《詩經》所用的三種重要寫作手法。對於《詩》的六義,古今學者有不同解釋:

(1).風:《詩經.大序》曰「上以風化下,下以風刺上,主文而譎諫,言之者無罪,聞之者足以戒,故曰風」,以為「風」帶有「諷刺」之意;宋鄭樵《通志》則以為「風」乃是「樂曲曲調」之意,「國風」則指各國地方樂曲,得到近代學者的普遍認同(後文鄭樵說法皆為近代學者認同)。
(2).雅:《詩經.大序》曰「雅者,正也,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」;鄭樵則以為「雅」乃是與「風」相對,屬於「雅正之樂」,乃朝廷之音。
(3).頌:《詩經.大序》曰「頌者,美盛德之形容,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」,鄭樵則以為「頌」乃是用於祭祀宗廟的音樂。
(4).賦:指「白描」,即描述過程當中,不藉助譬喻等其他手法,直接鋪陳描寫。
(5).比:指「比喻」,即「以某物比做此物」。
(6).興:指「聯想」,此手法通常用於篇章開端,先描寫所見所聞,並以之聯想出篇章主旨。

3. 正變

  《詩經.大序》曰:「王道衰,禮義廢,政教失,國異政,家殊俗,而變風變雅作矣」,是以〈風〉、〈大雅〉、〈小雅〉有「正變」之說。鄭玄箋《詩經》,明言盛世(文、武、成三王)之詩為正詩,衰世(懿、夷二王以降)之詩為變詩。

(五)、《詩經》的題材內容

1. 史事

  例如〈生民〉歌頌周室始祖后稷之創業、〈公劉〉歌頌公劉遷豳之事、〈緜〉歌頌古公亶父遷岐之事……等。

2. 諷刺時弊

  如〈正月〉諷刺幽王荒淫以致亡國、〈桑柔〉諷刺厲王暴虐等等。

3. 愛情婚姻問題

  如〈靜女〉描寫男女幽會、〈溱淯〉寫青年男女遊春嬉戲等。

4. 戰爭徭役

  如〈東山〉描寫士兵返鄉途中心情、〈六月〉讚美尹吉甫北征等。

5. 社會現實

  如〈碩鼠〉以老鼠譬喻貪得無饜之官吏、〈伐檀〉嘲諷官吏不勞而獲等。

6. 勞動

  如〈無羊〉描述放牧情景、〈七月〉描寫農民的繁忙勞動生活等。

7. 其他

  如〈鹿鳴〉寫天子宴饗群臣、〈吉日〉寫天子狩獵、〈桃夭〉祝賀女子出嫁、〈蓼莪〉寫子女悼念父母等等,不一而足。

(六)、《詩經》的藝術特色

1. 現實主義

  中國早期歌謠通常與巫術、祭祀鬼神相關,〈頌〉當中便有許多祭祀鬼神的詩篇;但在〈小雅〉、〈大雅〉當中,已經出現描寫貴族生活的篇章;再到〈風〉詩,更多描寫社會現實、平民百性的詩篇,充分反映現實。因此《詩經》作為詩歌介於祭祀、巫術與社會現實的橋樑,奠定中國詩歌創作中的現實主義基礎。

2. 賦比興的運用

  作為中國最早詩歌總集,前人將《詩經》歸納出賦、比、興三種重要表現手法。這三種手法的運用,便是中國古代將個人情志轉化為文字的有效手段。

3. 章節複沓

  《詩經》當中許多篇章,時常出現同樣語句重複出現,或是更易若干字,以類似型態再度出現的手法,不但能夠幫助詩歌內容的承續、擴展,更造成迴旋跌宕的藝術效果。

4. 句式字數多變

  《詩經》以四字句為主,但在必要時仍會夾雜不同字數的句子,由二至八字皆有,形式多變自由。

5. 語彙豐富

  《詩經》當中,儘管用以描述相近事物,卻能有許多不同的動詞、形容詞加以表現,充分表現中國文字的細緻、準確。且時用疊字,在描述上更添精細。

6. 聲調和諧

  雖然今日讀之偶覺拗口,但根據聲韻學家考證,《詩經》押韻仍可大略歸類;且時用疊字詞,造成雙聲、疊韻效果,使聲韻和諧而多變化。

(七)、《詩經》的功能與價值

1. 詩教

  孔子認為,透過《詩經》可以達到教化人民的功能,他認為詩可以「興(啟發)、觀(觀察)、群(溝通)、怨(抒發情志)」,又說「溫柔敦厚,詩教也」;更認為學詩三百,應該要能通達政事,並且可以以之出使四方,進行外交活動。可見《詩經》的確有教學作用存在。

2. 反映社會現實

  如同前文所說,詩經的內容雖然有宗廟頌詩、貴族宴饗詩,但是也不乏反映平民困苦生活、戰爭徭役、生產活動、愛情婚姻問題、社會政治弊端的篇章,因此《詩經》確有反映社會現實之功能。

3. 保存史料

  如同前文所述,《詩經》當中的民族史詩,保存了當代的歷史事件,或者先民口耳相傳的傳說;而三百零五篇內容各自迥異的詩篇裡,也留下了各種不同的周代史料。除此之外,作為上古詩歌總集,《詩經》的押韻,也給後代聲韻學家提供了寶貴的上古音資料。

4. 開展中國詩歌文化──詳見後文

(八)、《詩經》的影響

1. 抒情寫實傳統之開端

  雖有部分宗廟頌詩、民族史詩,但《詩經》當中有很大成分著重於抒發情志,此於〈大序〉當中已有點明。作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,《詩經》中的篇章,將詩歌的抒情功能充分發揮,並且留下中國詩歌言志抒情的傳統。
  除此之外,《詩經》當中,無論是民歌或是經由士人潤飾的詩歌,其內容時常來自於現實生活,即所謂「飢者歌其食,勞者歌其事」,具備現實主義的基本精神。後世作家以社會現實為詩,並且關心民間疾苦、國家命運者,不可謂不受《詩經》之影響。

2. 民間文學地位之確立

  中國文學史上,舉凡新興文學體裁,無不是自民間醞釀多時,逐漸為文人接受,進而喜好並發揚光大。《詩經》中的〈風〉詩或多或少影響〈小雅〉、〈大雅〉便是民間文學影響力的明證。

3. 詩歌體裁之建立

  《詩經》當中有許多抒情詩,雖亦有敘事、說理詩,但抒情言志仍舊成為中國詩歌的重要成分,此一基礎便是由《詩經》所奠定。

4. 藝術手法之啟發

  中國詩歌充分運用賦、比、興三種表現手法,尤其以比、興二者,對詩歌的藝術性有提升效果。中國詩歌之有比、興,不得不說由《詩經》而來。

5. 辭彙用語之傳承

  在《詩經》當中,有許多至今仍琅琅上口的辭彙,如「一日三秋」等,除了體現《詩經》用語凝練外,更說明它對中國語言有重大的影響。

三、 《楚辭》

(一)、《楚辭》名義與文體特點

1. 《楚辭》名義

  《楚辭》一詞最早見於司馬遷《史記》,其意義有三:

(1).楚地詩歌:宋黃伯思《東觀餘論》曰「屈宋諸騷,皆書楚語、作楚聲、紀楚地、名楚物,故可謂之楚辭」,即《楚辭》一詞,源於其內容之產地與濃厚地方特色。
(2).文體名:屈原著〈離騷〉諸篇,楚人宋玉以至於漢代文學家,因愛好進而模仿屈原進行創作,並形成風氣。因而後人將模擬屈原手法之篇章稱作「楚辭體」。
(3).總集名:漢成帝時,劉向整理古籍,將屈宋等人作品,與漢人模擬之作彙編成集,定名《楚辭》

2. 《楚辭》文體特點

(1).濃厚地方色彩:《楚辭》篇章中大量出現楚地方言、名物。
(2).結合楚地巫術宗教素材:楚地保存殷商巫覡祭神傳統,而《楚辭》包含大量楚地方物,故而內容聚集許多楚地巫術宗教素材。
(3).句式散體化、語氣詞多:楚地民歌與《詩經》大致以四言為主之體例不同,以五言、七言較多。因此內容汲取自楚地素材的《楚辭》,句式自然較為散化;而「兮」、「些」等語氣詞的使用,亦是《楚辭》特點之一。

(二)、《楚辭》興起原因

1. 外在因素──受到北方文化影響

(1).《詩經》影響:內容方面,由於春秋戰國時諸侯國以《詩經》為外交辭令,因此為了能夠打入北方諸侯的外交圈,楚國臣子也必須會賦詩,因而《詩經》很早就傳到楚國,並且影響楚國大夫的文學思想;形式上,《詩經》《楚辭》皆使用「兮」、「些」作為助字,且《楚辭》大量使用比興手法,可見亦受《詩經》影響不淺。
(2).諸子散文影響:先秦諸子散文在春秋戰國蓬勃發展,其文字技巧、思想內容皆有拓展;且句式也較《詩經》靈活多變。《楚辭》的內容充滿豐富想像力,情感激烈,多少受到先秦諸子散文影響;且相對於《詩經》《楚辭》的句式因著受到散文影響,也更加靈活多變。

2. 內在因素──楚地薰陶孕育

(1).楚國宗教:相對於經過儒道思想洗禮的中原,春秋戰國時的楚國,相對保存較多承襲自殷商的宗教巫術信仰。在相對迷信的環境下,適合各種傳說的發展,使人民較北人更有想像力、創造力,並且成為《楚辭》發展的素材。
(2).楚地音樂:相對於中原雅樂,楚地的「南音」如〈陽春〉、〈白雪〉等樂章,其音調更加曲折變化、悅耳動聽,具有豐富的幻想性,並且影響《楚辭》之形式、音律、情調。
(3).楚境地型:楚地多高山大澤,雲霧繚繞,具有神秘感。楚人在此環境,觀物生想,具備充分的幻想素材,使《楚辭》不同於《詩經》的溫柔敦厚,而呈現浪漫激情、華麗誇張之風格。

(三)、《楚辭》內容

1. 概說

  《楚辭》結合屈原、宋玉等楚人作品,加上漢代文人仿效模擬之作,經劉向集結彙編,共得十七卷。其中較為重要者,當為屈原所賦篇章。下文略舉諸要,以資參考。

2. 〈離騷〉

  司馬遷引劉安語曰:「離騷者,猶離憂也」,班固亦曰:「離,猶遭也;騷,憂也。因此「離騷」可以解為「遭遇憂患」;又,王逸《楚辭章句》以為離騷指「別離之愁」。離騷二字,以此二解較為通行。
  其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,前半段至「記女嬃」為止,敘述自己的身世、經歷、人格、理想等等;後半段體現追求理想的願望,並且敘述古代君王的故事,最終表現出願意以身殉國的決心。通篇洋溢強烈的愛國激情,且反映屈原堅持正義的廉潔精神,並提出舉賢授能、修明法度的「美政」理想。
  〈離騷〉之藝術特色如下:

(1).詩人形象之塑造:中國古代詩歌篇幅短小,內容質樸單純,缺乏反映單一詩人人格形象之篇章。〈離騷〉則能夠充分反映屈原個人的形象。
(2).浪漫主義手法:〈離騷〉大量使用象徵、比喻的手法,且活用神話與幻想情節,使作品蘊含浪漫、幻想的色彩。
(3).騷體:〈離騷〉的內容充滿抒情成分與浪漫氣息,且篇幅、字句較長,形式自由不拘泥章法,後人將運用這種手法的詩文,稱之為「騷體」。

3. 〈九歌〉

  〈九歌〉由〈東皇太一〉、〈雲中君〉、〈湘君〉、〈湘夫人〉、〈大司命〉、〈少司命〉、〈東君〉、〈河伯〉、〈山鬼〉、〈國殤〉、〈禮魂〉十一篇組成,乃屈原活用楚地民間神話素材,運用藝術手法寫成的祭祀、抒情詩篇。除〈禮魂〉為送神曲外,其餘十篇各自祭祀一種神靈。

4. 〈九章〉

  〈九章〉由〈惜誦〉、〈涉江〉、〈哀郢〉、〈抽思〉、〈懷沙〉、〈思美人〉、〈昔往日〉、〈橘頌〉、〈悲回風〉九篇組成。除了〈橘頌〉之外,另外八篇是屈原兩次流放生活的真實紀錄。

5. 〈天問〉

  顧名思義,〈天問〉乃是屈原對「天」所發出的疑問。相較於其他篇章,〈天問〉罕用「兮」字,且多用四字句。提問的內容上及天文、下至地理,涉獵神話傳說、歷史故事、生活情景等等,一言以蔽之,就是「一切的問題」。
  〈天問〉用韻相當規律,且提問用詞變化多端,不顯板滯。

6. 〈卜居〉

  「卜居」指「占卜自處之道」。屈原見放三年,會見卜官鄭詹尹,求問處世之道。篇章間反映屈原的憤慨,與不甘同流合污的情操。與其說是屈原與卜官對話,不如說屈原是在與自己對話。

7. 〈漁父〉

  王逸《楚辭章句》以為本篇乃屈原所作,但篇章間流露出道家與世浮沉、引退自全的思想;加以《楚辭章句》也說這篇是「楚人思念屈原,因敘其辭以相傳焉」,因此很有可能是受道家思想影響的楚人,根據傳說所作。形式上相對接近散文,內容則以漁夫與屈原的對話,傳達退隱與不屈的兩種人生觀。

(四)、《楚辭》的藝術價值與影響

1. 《楚辭》的藝術價值

(1).篇製擴大:較《詩經》規模更大,舖寫波瀾壯闊的篇章,使情感更加容易宣洩。
(2).比興技巧純熟:比之《詩經》更加大量使用比興法。
(3).詩風轉變:由《詩經》溫柔敦厚的風格,趨於浪漫華美。
(4).詩體解放與創造:句法靈活多變、散文化,且活用語氣辭,適合抒情詠嘆。
(5).活用神話素材。

2. 《楚辭》的影響

(1).辭賦發展之促進:漢代文人受到《楚辭》影響,除模擬《楚辭》外,在辭賦創作上也受到《楚辭》諷喻規勸的主旨、鋪張的手法、聯綿詞的使用、設問的對答形式等等方面的影響。
(2).後世駢文之開創:《楚辭》當中有許多對仗工整、文辭華美的句子,給予後世駢文播下優良的種子。
(3).刺激七言詩產生:七言詩句在《詩經》已經偶有出現,在《楚辭》則更多。觀早期七言詩如劉邦〈大風歌〉:「大風起兮雲飛揚」,即具備《楚辭》的形式,可見七言詩的發展多少受到《楚辭》影響
(4).鄉土文學之先聲:相對於《詩經》透過采詩、獻詩蒐集的十五國〈風〉,《楚辭》可說是直接保存楚地原生的篇章;且音樂、方言上亦保存楚地特色,堪謂早期鄉土文學。
(5).浪漫主義文學:屈原以獨特地熱情,不凡地創造力、想像力,用激情舖寫的最初《楚辭》篇章,充滿個人主義的浪漫色彩。此風格影響後代文人甚鉅,堪稱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創始。
(6).賦予後世文章素材:《楚辭》當中傳達的愛國思想,成為後代文人用以抒發情志的絕佳素材。


(七)、《詩經》《楚辭》異同與其他問題

1. 《詩經》《楚辭》相同處

(1).表現手法:《楚辭》承襲《詩經》賦、比、興三種表現手法。
(2).語助詞使用:《楚辭》常用「兮」、「些」作為語助詞,在《詩經》當中亦有所見。
(3).音樂性:《詩經》《楚辭》皆可合樂而歌舞。
(4).精神:子曰:「《詩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『思無邪』。」《楚辭》屈原所作篇章,不淫不亂,忠君愛國,辭約旨顯,與《詩經》部分篇章在創作精神上異曲同工。

2. 《詩經》《楚辭》相異處

(1).字句:《詩經》以四言句較常見;《楚辭》則常用長句,抒發情感。
(2).風格:《詩經》發源於早期中原,環境相對貧瘠,較缺乏幻想,內容質樸寫實;《楚辭》發源於戰國晚期楚地,環境相對富饒,且因地貌氣候關係,較有創造力、幻想性,內容鋪張而浪漫。
(3).辭采章法:《詩經》質樸婉約,常用重字複句,章法上時常反覆吟詠;《楚辭》閎博富麗,用詞較多駢偶,章法上以單篇直陳為多。
(4).佈局結構:《詩經》章句組織簡單固定,且字數短小,敘事抒情多用反覆漸近之法;《楚辭》篇什結構圓融靈活,且篇幅較長,抒情或直接或曲折,變化多端。

3. 屈宋並稱

  《史記.屈原賈生列傳》曰:「屈原既死之後,楚有宋玉、唐勒、景差之徒者,皆好辭而以賦見稱」,當中宋玉成就較高,《文心雕龍.辯騷》曰:「屈宋逸步,莫之能追」,杜甫〈戲為六絕句〉曰:「竊攀屈宋移方駕,恐與齊梁作後塵」,皆文學史上屈宋並稱之例。
  按,宋玉與屈原同為楚人,時代略同屈原,作品又受屈原影響深遠,是以後人將二人並稱,亦不為過。

4. 《楚辭補注》

  南宋洪興祖以蘇軾手校之《楚辭章句》,又參校諸加校注以為定本,並加以補注,是為《楚辭補注》。

5. 《楚辭》、〈離騷〉諸家評說

四、 散文

(一)、春秋戰國散文蓬勃發展之原因

  散文之為文體,其發展當有一循序漸進之進程:

1. 政治、社會變動

  春秋戰國時代,階級開始大幅流動。貴族沒落、平民崛起,養士之風盛行,造成幾種狀況:

(1).私人講學、知識流通:春秋晚期,禮崩樂壞。原本由貴族階層掌握的知識,透過沒落貴族流傳至民間,造成私人講學風氣盛行。經過弟子門人記載,就形成語錄體的諸子散文。
(2).士階層活躍:由於執政者欲增強實力,維持地位,因此極力網羅人才;而士階層崛起之後,欲提升身價,因而四處遊說,促使思想發展。在上下循環刺激之下,造成百家爭鳴。

2. 文體演變

  士階層崛起、知識流通之後,由於詩歌體制短小,不足以充分表達思想家、記史者的思想、見聞;而散文篇幅較大,限制較少,恰好適合這些需求。

3. 經濟條件

  春秋戰國時代,由於鐵器的使用,導致農業、手工業進步,並且促使經濟發展,導致物質相對更加充足。因此原本囿限於物質貧乏,而難以發展成長篇的文體,透過書寫工具的進步、充足,得以自由發展。

(二)、先秦散文發展與沿革

1. 歷史散文的發展

  歷史散文,主要用以記載各國軍政、外交等事件,以及為政者、策士之言論。大體由各國史官對累積的資料進行整理、加工而成。先秦歷史散文較重要者有《春秋》、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戰國策》。
  歷史散文的發展,正如同各種文體一般,維持著由簡入繁的進程。《春秋》透過孔子的整理,發揮「一言褒貶」的效果,可見其文字之簡潔、精闢;繼而演變為《左傳》的形式,篇幅更加完整,能夠詳實、有條理地描述事件、人物;再演變為《戰國策》的形式,語句流暢犀利,能夠以寓言說明抽象道理,又較前者更加豐富多采。

2. 諸子散文的發展

  諸子散文,主要用以記載思想家的學說、議論。最初為門人弟子以語錄體方式,簡單貳要地紀錄思想家言行,說理簡要,以《論語》、《墨子》為代表;進而演變為對話體,紀錄思想家與其他人辯論、對話、說理的內容,且思想家亦參與編輯過程,甚而自作,如《孟子》、《莊子》;最終成為思想家個人創作,注重文采、論證詳密的論說文形式,如《荀子》、《韓非子》。
  大體而言,亦不脫由簡入繁的進程。

(三)、歷史散文舉要

1. 《春秋》的特色

  《春秋》乃一編年體之記史著作,旨在定名分、制法度、寓褒貶、別善惡。其用語簡煉平淺、深刻嚴謹。雖然文字簡短而綱要,但言微而寓大意,乃中國早期比《尚書》更加進步之散文。

2. 《左傳》的特色

  《左傳》上承《尚書》、《春秋》,下啟《國策》、《史記》,乃一編年體之記史著作。其語言簡練,文字簡潔有力而寓意精確。對於人物、事件的描述,常能透過對情節的鋪陳,使內容形象鮮明生動。尤其擅長刻畫戰爭,記載大大小小三四百起軍事活動,透過作者對情節鋪陳的精確掌握,生動地重現戰爭原貌。

3. 《國語》的特色

  《國語》乃一記言為主的國別體記史著作。相對於《左傳》對事件描述較為詳細,《國語》則透過記載政治人物言語,反映當代人物的面貌。由於以記言為主,因此文字簡練,且因人物而有不同邏輯性。除記言外,亦有部份篇章記言、記事俱足。

4. 《戰國策》的特色

  《戰國策》亦名《國策》、《短長》,內容彙整戰國時期眾多史料,其特色與成就如下:

(1).文辭鋪張揚厲,長於渲染,氣勢逼人,展現縱橫家雄辯之能。
(2).描寫人物形象生動,精於擷取人物典型特徵加以描述。
(3).長於運用寓言、譬喻說明抽象道理。
(4).書中記載縱橫家言談,流利暢達,論辯犀利,邏輯嚴整。

(四)、諸子散文舉要

1. 《老子》的特色

  《老子》,又稱《道德經》,乃一語錄體思想性著作。內容傳達早期道家各方面的思想,諸如守柔、寡慾、居後不爭的價值觀,與無為、絕聖棄智的政治思想等等。囿限於物質不足,各篇章文字皆短小精簡,寓意深遠。

2. 《墨子》的特色

  《墨子》乃一論辯形式的思想性著作,內容傳達墨家核心思想:尚賢、尚同、兼愛、非攻、節用、節葬、明鬼、非樂,道天志、非命,福禍己招……等等。其規模較《老子》、《論語》為大,具備構成散文的形式。
  《墨子》開論辯散文之先,文章不重辭采,而邏輯性強。諸如主張論理當本於古事、原察現實、用於實際的「三表法」等等,為後代名學之先導。

3. 《論語》的特色

  《論語》乃一由弟子門人記載的語錄體、思想性著作,內容主要記載孔子本人的行事、言談。其內容大致有以下特色:

(1).語言簡練、言近旨遠:囿限於物質缺乏,早期語錄體著作皆文字精簡。《論語》記載孔子言論,雖文字短小,但意旨深遠。
(2).人物形象生動:《論語》運用口語虛詞等各種方式,使書中人物栩栩如生。
(3).內容簡約樸實:《論語》無長篇大論,各篇章皆各自獨立,簡單直接。

4. 《孟子》的特色

  《孟子》乃一論辯形式的思想性著作,其內容記載孟子與政治人物、隱士等人物之對話,藉以傳達孟子本人的思想觀念。其特色大略如下:

(1).善辯、辯論技巧進步:孟子雖「不得已而辯」,實則《孟子》一書中,幾乎全是辯論。各篇章間,孟子或直接破題、或欲擒故縱,活用問答方式,逐漸切入問題,展現當代中傑出的辯論技巧。
(2).氣勢雄健:孟子既然善辯,則若非言語犀利、感情充沛、氣勢過人、論點有理,當難以名世。從《孟子》當中,的確看出孟子在論辯時先聲奪人的氣勢。
(3).活用譬喻:《孟子》當中運用許多故事、例子來做譬喻,如「齊人嬌其妻妾」、「揠苗助長」等,使抽象道理具體化。

5. 《莊子》的特色

  《莊子》一書脫離問答的形式,以闡發自家主張的專論為主。相對於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諸家論著,《莊子》的文學價值相對突出。
  莊子想像力豐富,透過各種寓言故事,來傳達其哲學思想與價值觀,具有浪漫主義色彩;且其語彙豐富,常採用倒裝重疊句法,變化無窮,加以時常用韻,造成流暢和諧的節奏感。運用重言、卮言、寓言的手法,《莊子》能夠更有說服力地傳達其思想觀念,也留給後世幾種加強文字說服力的方法。

6. 《荀子》的特色與影響

  《荀子》文重實用,反對華而不實。以孔學為本,加以當代政治、社會變遷的趨勢,並且綜合各家之說,提出如制天、用天的思想。其文質樸簡約、嚴謹綿密、析理透闢。關於《荀子》的特色與相關問題,大略如下:

(1).特色:《荀子》各篇句式多變,語言簡練。且行文結構嚴密,能前後呼應。且擅長譬喻,使理論具體化。
(2).荀子的文學觀念:重視禮義,以為「塗(途)之人可以為禹」,但應當學習合乎禮義的經典,方能為之;重視辯說,以為根據聖人之道,透過辯說,能使「天下正」。
(3).荀子賦篇:荀子有〈禮〉、〈知〉、〈雲〉、〈蠶〉、〈箴〉五篇,皆以「賦」為名,內容均為臣問王答,透過問答方式,各自表明作者的一種主張或思想。其賦篇將精神層面的事物具象化、使具象的事物更加生動,乃中國首位以「賦」名篇的作者。
(4).荀子作品的影響:首先,《荀子》有多篇長篇論文,使散文更加成熟;其次,荀子首先以賦名篇,寫作手法跌宕有致,錯綜成文,成為後代辭賦的淵源之一;最後,《荀子.成相》篇以民間說唱文學的形式寫作,有吸收民間文學素材的行為,間接提升民間文學之地位。

7. 《韓非子》的特色

  作為法家代表人物,韓非的散文相對於其師荀子,更加深刻明切。其目光敏銳,思想深刻,為文能夠針對主題,切中要害;運用嚴密的組織結構、犀利的言詞,將作者本人的思想、論點明快精準地表達。此外,《韓非子》亦有許多文學性質更加濃厚的寓言故事,以歷史傳說為題材,進行諷刺或實證自身論點。

(五)、先秦散文的共同文學特色與影響

1. 特色

(1).由簡入繁:如前所述,早期散文囿限於物質缺乏,難以構成首尾完整的長篇散文;戰國以後經濟較為發達,書寫工具完備,方有足夠物質條件供《荀子》、《韓非子》等長篇散文出現。除物質因素外,文體發展的脈落原本也就是由早期的簡單、質樸,經由長時間醞釀,才能成就複雜、完備的文學體制。這點在賦、詩、詞等各種文體上,都能得到印證。
(2).諸子散文情感激烈、具批判性:當代思想家著書立說,各自皆有不同見解。而有時思想家見到不認同,甚而強烈反對的論點時,便予以極力駁斥,並且鼓吹自身論點。這樣的情形導致論說文在說理精闢的同時,也投注過多的激情。
(3).活用譬喻:思想家為了陳述自己的觀點,時常活用一些妙喻來將理論具像化;史家為了將歷史事件盡可能忠實呈現,也會用一些譬喻使讀者容易理解。
(4).寓言故事:有時譬喻法的使用,不足以完整將作者的理念表達,因此寓言故事的使用成為解決問題的良方。透過寓言故事,思想家能夠更容易地使讀者理解其思想,並且還有避開某些忌諱的效果。

2. 影響

  先秦歷史散文當中,《春秋》留給後代史家「一言褒貶」的筆法,《左傳》留下了「直書無隱」的精神,對後代史書、敘事文影響深遠。而《戰國策》保存縱橫家雄辯滔滔的情狀,諸如賈誼、晁錯、韓愈、蘇軾等人,其政論、策論文,皆受先秦歷史散文影響。
  而先秦諸子散文,傳達春秋戰國時代儒、道、墨、法等各家思想,其中以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荀子》為代表的儒家思想,直接影響中國傳統文化;而文學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,較為注重現實,積極入世,並且注重「道」的傳播。
  而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所傳達的道家思想,則在魏晉時期達到極盛,相對於儒家「文以載道」的實用主義,老莊思想在文學、思想上的影響更加巨大。其散文所蘊含浪漫主義風格,影響中國各時代的文學作品。

五、 神話、傳說、寓言

(一)、神話概說

1. 神話的定義

  遠古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諸多不理解,透過先民的幻想、觀察,對一些自然現象與事物起源做出解釋。經過長久的口傳後,終究為文字所紀錄,就是今日的神話。

2. 神話的內容與題材

  神話傳達先民對自然現象、事物起源的理解,其題材大致可分類如下:

(1).自然神:正如同西方的太陽神、火神之類神話,古代中國先民對於日、月、風、火、雷電等等自然現象,感到不可思議、變化莫測。於是透過想像力,以為萬物皆有神靈支配,便給自然物依照特性加上性格、形象。
(2).英雄神:先民無法征服自然,於是幻想出擁有超人能力的英雄,能夠協助他們征服自然環境。諸如盤古開天、女媧補天、禹治水、夸父逐日等等。

3. 神話的保存

  神話難以追溯根源,但中國許多典籍,保存下不少神話的文獻。儘管部分典籍保存的神話已經由於時間的變動,造成內容改變許多;但仍舊不能否定期價值。中國神話可於下列典籍中見到:

(1).《山海經》十八卷。
(2).《楚辭》〈離騷〉、〈天問〉、〈九歌〉諸篇。
(3).《淮南子》與《列子》。
(4).干寶《搜神記》、王嘉《拾遺記》、張華《博物誌》、任昉《述異記》、東方朔《神異經》等。
(5).《荀子》、《韓非子》、《莊子》、《呂氏春秋》、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等亦有零星資料。

4. 神話的特色

(1).想象力豐富、內容樸素而真實生動。
(2).故事性強,具有浪漫主義色彩
(3).主角性格形象鮮明。
(4).反映先民與自然的抗爭,與對自然物之認知。

(二)、神話的衰敗

1. 環境因素

  中國早期人民,以中原為發展中心;然而中原地區自然環境較為貧瘠,大自然之恩惠並不豐碩,因此人民以農業為生,刻苦勤勞,故而思想上較注重實際。

2. 儒家思想

  儒家思想大行其道之後,修齊治平成為讀書人的核心思想。對於近乎怪力亂神的神話,儒家絕口不提。因此較為通俗,廣泛為人所知的神話,逐漸轉變為歷史;其中有部分神話,就此佚失。

3. 神鬼不分

  中國自古以來,雖有天神、地祇、人鬼,但時常人鬼被當作神祇祭拜,使人鬼也隨之化為神祇,成為新的神話,間接導致舊神話受到排擠;然而新的神話也無法更加發展就再度陳舊,導致神話流傳不廣。

4. 歷史化

  中國稱皇帝為「天子」,長期以「奉天承運」作為政治的正統,因此時常給皇帝編造一些故事,加諸一些神話色彩,諸如劉邦斬蛇起義等等。這種情況導致歷史帶上神話的色彩;而一些神話中的人物如黃帝、女媧等等,卻又被儒家學者解釋為歷史人物,使神祇人格化。久而久之,神話歷史難以分辨,保存下來的神話便與日俱減。

(三)、神話的影響

1. 文學的積極作用

  中國神話傳述先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想望,與神話人物的英雄主義,使讀書人能夠以之為目標,造成作品蘊含積極正面的思想。

2. 浪漫主義的想像

  由於神話來自於先民對自然、世界的想像,因此內容上充滿幻想、浪漫的精神,使中國文學不僅僅只有儒家經世致用的思想。

3. 文學的素材

  神話當中的諸多故事,提供後代文學作品相當豐富的題材,如《封神演義》、《西遊記》等等作品,就具有相當程度的神話色彩。除了直接提供素材外,也有如同西王母般,由古代神話當中猙獰醜惡的形象,逐漸轉化為《漢武帝內傳》雍容華貴的美女形象,亦可謂提供志怪小說良好的素材與創意。

(四)、寓言概說

1. 寓言的定義

  《說文》曰:「寓者,寄也」,可見「寓言」即是「有所寄託之言」。它通常是一則小故事,透過具體的情節,隱含更深刻、發人省思的意涵。由於借用玉炎說理能夠促使讀者、聽者思考,並且傳達思想家的思想,因此寓言的手法廣為思想家、文學家所用。

2. 寓言的保存

  寓言這種形式較早出現於《孟子》,諸如「揠苗助長」、「齊人嬌其妻妾」等,都是藉著故事寄託道理的例子;而寓言說理的手法在《莊子》集其大成,或融合於議論中,或直接將道理隱含於寓言故事而不明說。《韓非子》亦有用寓言說理,但更加具有文學性、政治性。《戰國策》載縱橫家雄辯之事,當中亦有收錄寓言故事。

3. 先秦寓言之特色

(1).意涵深刻:顧名思義,寓言故事的功能就是寄託道理,因此意涵深刻,自不待言。
(2).具有想像力:寓言故事有時運用歷史事實,有時則如「愚公移山」之類,透過虛構的故事來寄託道理。若缺乏想像力,也難以編造能夠蘊含道理的故事。
(3).活用擬人化:例如《韓非子》中「涸澤之蛇」的故事,讓不會說話的動物與人對話,並且在過程中寄託道理。
(4).手法誇張、淺顯易懂:為了使讀者、聽者容易理解、印象深刻,作者常常運用誇張的手法,如「運斤成風」等等,透過誇大使人能夠即刻明白其中意涵。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您好:
感謝您提供詳實的資料,想請問您的資料來源?謝謝!

*香菇* 提到...

其實我很久沒有看自己的這個部落格了。所有的資料基本上都來自個人上課、讀書時的筆記;而這些筆記的來源大多數擷取自劉大杰《中國文學發展史》、葉慶炳《中國文學史》,搭配宋裕的中國文學史考古題。

這是當年準備考中研所碩士班自己整理的成果,後來也就這麼放著了,也沒時間補完。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