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人之去取,古人之心也】

【歷朝】兩漢文學發展

一、 概說

  春秋戰國時代,由秦朝一統天下。嬴政死後,二世胡亥昏庸,為趙高所弒;劉邦破咸陽,子嬰出降,秦朝於是滅亡。經歷項、劉爭霸之後,劉邦擊敗項羽,一統天下,是為漢朝。
  漢朝初行黃老之術,與民休息,歷經文景之治,國力日趨強盛。漢武帝罷黜百家,以混雜陰陽五行、讖緯之學的儒家思想為核心,並且運用先祖累積的績業,一展宏圖,使漢朝達到空前強盛。在此種狀況下,散體大賦與樂府詩隨之興盛。除詩歌辭賦外,尚有司馬遷《史記》在史傳散文上發出光彩。
  王莽篡漢、光武中興後,進入後漢時期。此時在史傳散文上,有《漢書》繼興;詩歌上,有五言詩開始出現,並且在後漢晚期逐漸成熟,並且有小賦出現,開啟與散體大賦不同的風格。後漢最終由曹魏篡代,兩漢文學發展也告結束。

二、 漢賦

(一)、賦的定義、起源

1. 賦的意涵

  在《詩經》當中,「賦」做為一種創作手法而存在,它的原始意涵是「鋪陳直敘」,之後逐漸發展成一種文體,並且在荀子之後正式成為文體名稱。
  正如同它的原始意義,「賦」之為文體,側重於狀物敘事。它的形式介於散文與詩歌間,並兼具二者特點。

2. 賦的起源

  「賦」的名稱直接繼承《詩經》的六義,《漢書.藝文志》曰:「不歌而誦謂之賦,登高能賦,可以為大夫」,說明先秦外交場合以誦詩明志,其中不入樂者就稱作賦。因此《詩經》可謂「賦」形成之遠源。
  戰國時,「賦」被稱為「辭」,並以《楚辭》為代表,入漢則辭賦不分。《楚辭》的特點是描摹物狀、抒情寫志,其中屈原〈離騷〉堪為代表。〈離騷〉不入樂,僅可誦,因此可稱為「賦」,並且在風格、形式上影響漢賦深遠。是以《楚辭》可謂「賦」形成之近源。
  在荀子諸篇賦篇問世之後,「賦」正式成為文體的名稱。

(二)、漢代賦體興盛之原因

1. 國家強盛

  漢帝國統一之後,民生經濟相對安定。歷經文景二帝休生養息,國內經濟發展,使帝王生活能更加富裕。在宮殿富麗堂皇、遊獵規模盛大等等諸多豪景下,適合描述這些景象的散體大賦應運而生。

2. 文體本身發展

  由於《詩經》傳承的四言詩在戰國時代無甚發展,而五言、七言詩仍在醞釀,是以戰國時代以至漢代,《楚辭》影響力較為龐大。在《楚辭》、「騷體」的發展之下,辭賦交互影響,使漢賦跟著更加發展。

3. 上位者喜好

  漢代諸多君主、貴族皆雅好文學;加以賦體能鋪陳描寫華麗景象,反映、歌詠貴族生活,受到王公貴族喜愛。諸如司馬相如、東方朔等人,皆以能賦而得官。漢順帝時,甚而以賦取士。因此王公貴族提倡於上,士人才子鼎沸於下,辭賦成為文人進身官場之途,自然風行。

4. 儒家思想影響

  漢初天下行黃老之道,因此極盡鋪張之賦體尚無發展之機會;直至武帝朝,罷黜百家獨尊儒術,雖附會陰陽災異之說,但仍舊存有儒家原道、徽聖、宗經的思想。而早期辭賦常寄託諷諭,有宣揚教化的積極作用,洽符合儒家規諷時政的精神,因此賦體能夠在儒家思想的支持下,進一步發展。
  雖然因著儒家支持規諷時政,導致有諷諭功能的賦更加發展;但中、晚期的漢賦,僅僅追求華麗辭采、文字排比堆砌,甚而流於模擬剽竊,而失去原本諷諭的功能。王公貴族喜好辭賦,也僅僅是喜好歌頌的部分,而忽略勸諫的意涵。揚雄在晚年以為「詩人之賦麗以則,詞人之賦麗以淫」,是為賦體諷諭終究流於點綴、矯揉造作之註腳。

5. 文字學發達

  賦體鋪張揚厲,極盡刻畫之能事。若無足夠文字學素養,也難以堆砌各種罕字奇典。觀漢代著名賦家如揚雄、司馬相如,皆有文字學相關著作(司馬相如〈凡將篇〉、揚雄〈訓纂篇〉),可見一端。

(三)、漢賦種類、題材與特色

  漢代賦種類,依照體制、題材與特點,可以略分為騷賦、大賦、小賦三種。

1. 騷賦

  騷賦,即模仿《楚辭》(〈離騷〉)而寫成的賦體。內容側重抒情,形式則類似《楚辭》,句式結構整齊、通篇用韻,且常用「兮」字,加強詠嘆抒情的效果。相對於大賦,騷賦屬於適合言志抒情的文體。
  著名騷賦如賈誼〈弔屈原賦〉、董仲舒〈士不遇賦〉、司馬遷〈悲士不遇賦〉、司馬相如〈長門賦〉等等。

2. 大賦

  大賦又稱散體大賦,是漢賦的主要形式。相對於騷賦,大賦屬於適合寫物鋪陳的文體。
  其題材多半取自宮廷建築、田獵巡遊,以歌功頌德為多;賦篇結構上則常以主客問答的方式,以「序」、「正文」、「結尾」三部分組成;創作上力求文字鋪張、氣勢壯闊,藉由大量使用排比、對偶等技巧堆砌華美的文字,對事物各面相極其詳細的描寫,以達到面面俱到,而又能展現作者的文采。終篇之時,為遵循儒家諷諭之道,因此常以「荒樂足以亡國,仁義可以興邦」的意義作結尾,委婉諷諫。
  著名大賦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、〈上林賦〉、張衡〈二京賦〉、班固〈兩都賦〉等等。

3. 小賦

  相對於大賦,小賦在內容上以詠物、抒情為主,故又稱「抒情小賦」。顧名思義,小賦的篇幅短小,脫離散體大賦三段式、問答體的框架。且比之大賦極盡鋪陳奢華之能事,小賦則平易簡顯,形象生動;加以作者敢於對時事加以針砭、抨擊,使小賦呈現與大賦、騷賦截然不同的風格。
  著名小賦如張衡〈歸田賦〉、蔡邕〈述行賦〉、趙壹〈刺世疾邪賦〉等等。

(四)、漢賦發展之分期

1. 形成期

  若以年代觀之,漢賦形成期大略在漢代立國之初,以至於武帝早期之間。當時賦體初自《詩經》獨立,並且深受《楚辭》影響,加以社會經濟正待興盛,散體大賦尚無發展契機,因而騷賦較為盛行。
  其時,代表作家有賈誼、枚乘。

2. 全盛期

  由武帝至成帝,乃漢賦發展全盛期。由於經歷文景之治,與民休息,使漢帝國更加繁榮,宮殿興築、貴族富裕;因襲《楚辭》的騷賦已經不足以滿足文人堆砌文字、描述景象之需求,故而以詠物鋪陳為主的大賦代興。
  其時,代表作家有司馬相如、淮南小山、東方朔、王褒等。

3. 模擬期

  由西漢末年,以至東漢中期,是為漢賦發展之模擬期。大賦經由枚乘、司馬相如、王褒諸家創作之後,形式逐漸定為一尊;後繼作者無法有所突破,只得因循模擬,按照前人的體制規律,堆砌文字,最後再形式化地加上諷諫。
  其時,代表作家有班固、揚雄、張衡等。

4. 轉變期

  東漢中葉以後,外戚宦官亂政,國勢衰頹。文學家眼見民生凋蔽,思想或多或少皆受到影響,進而導致已經淪為模擬剽竊、歌功頌德的大賦,逐漸轉變為字句平淺、抒情言志的小賦。
  其時,代表作家有趙壹、蔡邕等,張衡亦有小賦作品。

(五)、漢賦名家與作品

1. 賈誼〈鵩鳥賦〉、〈弔屈原賦〉

  〈弔屈原賦〉乃賈誼遭受貶謫,途經湘水,憑弔屈原之作。賦中哀悼屈原懷才不遇,表現對屈原的深刻同情。雖云悼人,實則自悼,暗喻自身處境。
  〈鵩鳥賦〉作於漢文帝六年,賈誼貶居長沙,適鵬鳥飛入室中。楚人以鵬鳥為不祥,作者自傷被謫,因作此賦。賦中假託與鵬鳥對話,抒發懷才不遇之感,並寄託「縱軀委命」的道家思想。此賦用散文體,不主誇飾鋪陳,是辭賦之轉變,開漢賦之先。

2. 枚乘〈七發〉

  〈七發〉假借楚太子與吳客之問答,闡述作者見解。全文共分八段,第一段描述吳客探視楚王子疾病,第二段之後分別提出音樂、飲食、車馬等諸般享受,太子皆稱病以辭。最終吳客提出為太子推薦賢士,談論道理;太子為此精神大振,疾病不藥而癒。
  雖〈七發〉未以賦名篇,實則具備散體大賦基本要素。從第二段之後,談論奢侈享樂,極盡鋪張排比之能事,且精於描摹事物,正是大賦特徵;且內容描述楚太子為與賢士談論,疾病竟不藥而癒,寄託享樂不如求賢問政的思想,有勸戒、諷諭之作用。

3. 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、〈上林賦〉、〈長門賦〉

  〈子虛賦〉作於景帝時,描述楚人子虛盛讚楚王遊獵雲夢大澤,而齊人烏有卻以齊國渤潤、孟諸壓倒楚國;而〈上林賦〉作於武帝時,寫亡是公極力誇讚天子上林苑的壯觀,與天子射獵的盛況,足以壓過齊楚。
  〈長門賦〉為武帝時所作,乃司馬相如為失寵的陳皇后所作。通篇交織時間以情感,發揮賦體鋪張的特點,細緻地以陳皇后口吻,描寫人物內心感情細微的變化。〈長門賦〉影響後代宮怨文學,乃司馬相如作品當中,極具抒情色彩的篇章。
  司馬相如賦篇繼承《詩經》的頌、《楚辭》的鋪陳、荀賦的詠物、宋玉賈誼的抒情等等特色,確立大賦的形式,並為後人所追隨、遵循。其文學成就如下:

(1).從各方面拓展賦體:司馬相如以為「賦家之心」當「包括宇宙,總攬人物」。觀其〈子虛賦〉、〈上林賦〉,拓展漢代賦體,使其文字鋪張華麗、氣勢壯闊宏偉,開有漢一代賦體之鼎盛。
(2).確立漢賦篇末諷諭傳統:〈子虛賦〉、〈上林賦〉篇末寫天子戒奢侈、行仁政,使「天下大悅」,符合帝王政治需要,亦確立漢賦篇末諷諭之慣例。
(3).影響宮怨文學:〈長門賦〉抒情縝密,描寫細微,影響後代宮怨文學。

4. 東方朔〈答客難〉、〈非有先生論〉
5. 董仲舒〈士不遇賦〉
6. 王褒〈洞簫賦〉

  宣帝時,適太子體不安,故詔令王褒服侍;王褒作〈洞簫賦〉以獻,使太子大為讚賞。〈洞簫賦〉自洞簫之竹材寫起,狀形、繪色,描述其裝飾、聲音,最後寫簫聲感人甚深。通篇描寫細微,多用排比句,開六朝駢儷之先,對詠物賦、詠物詩產生影響不小。

7. 班固〈兩都賦〉
8. 揚雄〈甘泉賦〉

  〈甘泉賦〉由遠而近,針對甘泉宮進行極度誇張的描繪。甘泉宮本為秦朝離宮,經漢武帝大量增築之後更顯華麗。此賦透過誇張描述,造成「此宮只應天上有」的形象,非人間所能建造,藉此希望皇帝警覺,避免如同武帝般豪奢,浪費人力物力。通篇鋪陳細膩,用典繁博,辭藻華麗。

9. 張衡〈二京賦〉、〈歸田賦〉
10. 蔡邕〈述行賦〉

  〈述行賦〉記敘作者本人受召為樂師,在被迫情形下赴召,途中所見所聞。內容描述途中氣候、景物,並聯繫途中史跡,抒發內心感慨,最終譴責帝王貪奢,使百姓不堪重荷。通篇激憤感慨,陳古刺今,針砭深刻。

11. 趙壹〈刺世疾邪賦〉

  〈刺世疾邪賦〉通篇斥責春秋至秦漢之間的執政者,不顧生民,僅求私慾,並揭露當代奸邪當道,能人志士不容於世,遭到迫害的情形。其感慨激昂、諷刺尖銳,並且兼顧說理,體現小賦典型特色。

(六)、漢賦的價值與影響

  漢賦的價值,若以散體大賦而論,主要呈現在文學技巧與保存名物上。大賦為求鋪張揚厲,運用的排偶、對仗等等修辭技巧,是相當進步的;且因著文字堆砌,保存了許多當時的名物形貌、字句用法等等。若以小賦、騷賦而言,則其價值主要呈現在諷刺、抒情上。為了傳達內心感慨,或者針砭當代社會亂象,作者使用各種諷刺、抒情的手法,保存當代士人的思想觀念。
  漢賦對於後代文學的影響,略可分為正負兩面討論。從正面的角度來看,大略有以下幾點影響:

(1).刺激想像力:漢賦的虛構問答形式,與針對名物建築的誇張描述,能刺激文人想像力,對創作有正面影響。
(2).促進觀察力:漢賦刻畫入微,描寫細膩,有助於促進文人對事物進行深入細微的觀察。
(3).修辭造語進步:漢賦運用排偶、對仗、誇飾等修辭方法,且堆砌奇字罕句,給後人在修辭、造語上很大的啟示。
(4).駢文的啟發:在對仗、排偶、駢儷的文字運用上,給後代駢文很大程度的啟發。
(5).文章學術分離:古代學術與文章結合,通常思想家與文學家不分;漢賦之後,文章學術分離,造成文學家不一定是思想家;且文章亦成為文學家的專利,僅有思想不足以支持賦的寫成。終究使文章成為獨立學門。

  從負面角度來看,大略有以下幾點影響:

(1).誇張荒誕:漢賦的寫作,造成浮誇、荒誕的作風,並以之代替實學。
(2).捨本逐末:為了追求華麗鋪張的效果,使得內容上立論較為浮淺,見解難以深入,「不以立說為宗,但以能文為本」。
(3).為文造情:漢賦流於模擬之後,作者為求製造鋪張的效果,往往忽略情感投入,而成為排字遊戲。
(4).用奇字罕詞:為炫燿作者才識廣博,常運用罕見字彙。

(七)、歷代賦體發展與沿革

  賦體在漢代興起之後,在往後各朝代皆有不同程度之發展:

1. 魏晉時代

  魏晉時,政治上內憂外患,混亂不已。思想上,儒家思想衰敗,老莊思想代興,因著種種原因,使得玄學興盛,進而導致思想、文學逐漸擺脫傳統觀念。賦體接續東漢末年,而在這樣的情形下繼續發展,造成與漢賦不同的型態。其與漢賦之差異點如下:

(1).篇幅短小:東漢雖有小賦出現,但當時主流仍以大賦為主。魏晉時期則以短賦為主流,大賦如陸機〈文賦〉、左思〈三都賦〉等,寥寥可數。
(2).字句清麗:相對於漢代賦體的誇張華麗,魏晉短賦雖日趨駢儷,但已能避免堆砌鋪陳,以平淺的字句、熟練的文學技巧,達到清麗細密的成就。
(3).題材擴大:漢代大賦以描述宮殿建築、狩獵巡遊為主題;魏晉短賦體製、取材大為拓展,囊括抒情、說理、詠物各種體製,登臨、憑弔、傷別各種題材。
(4).個性化、感情化:漢賦以鋪敘為主,進而模擬剽竊,千篇一律,罕有能表現作者個人特色者;魏晉短賦由於題材多樣化,因而能夠顯露出作者個人特色與感情。

  魏晉時代的賦體作家,在魏晉初期,有曹植、王燦等人;入晉則有陸機、潘岳等。

2. 南北朝時代

  經過兩漢、魏晉發展,駢麗排偶的文學體制已經形成,於賦體則講究辭藻、對仗、音韻、用典,追求形式完美,稱駢賦、俳賦。其時,著名作者有鮑照、謝惠連、江淹、庾信諸家。

3. 唐宋時代

  唐宋科舉,出現以詩賦內容的考試制度,形成講究限字用韻的律賦。唐代律賦有李程、王起、白居易,宋代有范仲淹、歐陽修、蘇軾等,較為有名。
  宋代之後,出現以散文手法為主體的賦篇,稱作文賦、散賦。文賦的發展,或謂與古文運動興盛有關。

4. 明清時代

  明清時期,由於以八股文取士,因此賦篇出現八股化現象,稱作股賦。

三、 漢代詩歌

(一)、漢代詩歌發展概說

  漢代詩歌的發展,大致可以分為樂府詩、文人詩與古詩三個系統。樂府詩係經過樂師、文人加工、搜集的民歌,或者文人自作,可合樂而歌的作品;文人詩乃漢代詩歌較為薄弱的環節,顧名思義,皆為文人所作,大致可分為騷體、《詩經》體、五言詩三種;古詩係民間醞釀而成,由一批佚名作家寫作,以《古詩十九首》為代表。

(二)、樂府詩的起源與興盛

1. 「樂府」名義

  樂府,原為古代音樂官署名稱,最早見於秦代。漢武帝時,樂府作為官署,其規模開始擴大,職責不僅止於替文人創作的詩譜曲,也拓展到採集各地民謠,進而豐富樂府的樂章,以供朝廷宴樂與典禮之用。此外,亦具有考察民情之功能。

2. 樂府詩的起源與流變

  樂府詩起源於民間,可合樂而歌;漢代將其稱為「歌詩」;六朝人則將其稱為「樂府」,是以「樂府」從官署名稱,成為詩歌文體之名稱。
  兩漢之後,「樂府」一詞繼續存在,唐時許多詩人學習古體樂府詩,或創新辭,或沿用舊提,雖不入樂但仍稱樂府;且又有元稹、白居易等發起「新樂府運動」,針對當時詩歌進行改革。
  宋元詞曲興盛,由於詞、曲皆可入樂而歌,是以亦有作家將詞集、曲集稱作「樂府」,如蘇軾《東坡樂府》、張可久《小山樂府》等。

3. 樂府詩興盛的原因

(1).文體發展之趨勢:歷代文學發展通常有一固定趨勢,即盛極而衰,而有它體代興。兩漢之際,《詩經》、《楚辭》的體制逐漸衰落、僵化,因此有樂府詩代興。
(2).社會環境因素:經歷春秋戰國戰亂之後,百姓渴望安寧生活,並表現在歌樂上。及至漢武帝時,經文景之治與民休息,朝野安定、經濟富裕,更適合閒暇時的以詩歌作為消遣。
(3).漢武帝提倡。
(4).外國影響:武帝南征北討,促進中國與其他被視為外夷的國家交流,使得胡樂、佛樂藉機傳入中國,並且對樂府詩的音樂造成影響。

(三)、樂府詩的內容、特色與影響

1. 樂府詩的種類

  根據宋代郭茂倩編纂的《樂府詩集》,將樂府詩分為十二大類:郊廟歌辭(祭祀之用)、燕射歌辭(宴饗之用)、鼓吹曲辭(軍樂歌辭)、橫吹曲辭(亦軍樂歌辭)、相和歌辭(街坊歌謠)、清商曲辭(吳歌西曲)、舞曲歌辭(朝野樂舞)、琴曲歌辭、雜曲歌辭、近代曲辭(隋唐雜曲歌辭)、雜歌謠辭(實際上並非樂府詩)、新樂府辭(唐代新題樂府)。

2. 樂府詩的內容

(1).反映人民困苦生活,如〈婦病行〉、〈東門行〉。
(2).反映戰爭造成的慘況,如〈戰城南〉。
(3).反映人民漂泊思親,如〈艷歌行〉、〈悲歌〉、〈飲馬長城窟行〉。
(4).反映社會問題,如〈上邪〉、〈上山採蘼蕪〉。
(5).以寓言形式諷刺時政,如〈枯魚過河泣〉、〈烏生〉。

3. 樂府詩的藝術特色

(1).藝術形式上,相對於《詩經》四言、《楚辭》騷體的形式,樂府詩在結構上突破囿限,以三言、四言、五言、六言,以至於雜言的形式,在詩歌體制上有所拓展。其中以五言與雜言為多,大體而言,西漢多五言、東漢多雜言。
(2).敘事手法上,中國抒情詩較敘事詩發達,但漢樂府詩卻以敘事較多,手法與〈大雅〉的史詩也有所不同。漢樂府詩篇幅大多短小,難以如同巨幅史詩般對事件詳細描述;因此作者透過對事件或生活的剪裁擷取,並且活用對話去刻畫人物,藉以生動地描繪作者想要呈現的形象。
(3).語言風格上,由於樂府詩以民間作品為多,因此大多語言質樸、平易近人。

4. 文人樂府

  兩漢文人以創作辭賦者較多,樂府詩則大多來自民間;及至東漢,文人創作樂府詩的情形才逐漸增加,如辛言年〈羽林郎〉、張衡〈同聲歌〉等。建安年間,樂府詩創作達到高峰,曹操、曹丕、曹植與王燦、阮瑀、陳琳等成就為高。
  觀文人所作之樂府詩,與民間樂府在「感於哀樂,緣事而發」,與反映社會現實的精神上,是很接近的;但是在內容上、手法上,文人樂府較民間樂府題材更為廣泛、辭采較為細膩,有時更變敘事為抒情。

5. 樂府詩的影響

(1).精神上,漢樂府繼承《詩經》的現實主義傳統,開展後代社會寫實詩風之先路。自建安年間詩人,乃至左思、陶潛、鮑照、杜甫、白居易等,無不受樂府詩寫實詩風影響。
(2).形式上,樂府詩的主要體式是五言與雜言,其所影響者包含陳琳〈飲馬長城窟行〉、鮑照〈擬行路難〉,乃至李白的歌行體篇章。
(3).藝術手法上,樂府詩在敘述夾雜對話的手法,受到後代諸多詩人的運用;且語言樸素,刻畫細膩,亦影響後代社會寫實詩。

(四)、〈孔雀東南飛〉

  〈孔雀東南飛〉首見於陳代徐陵《玉臺新詠》。全詩三百五十三句,一千七百六十五字,乃中國古代罕見的敘事長詩。其內容描述焦仲卿、劉蘭芝的婚姻悲劇,並且揭露傳統封建禮教的僵化,表達人民對婚姻自由的追求。是詩藝術成就如下:

(1).人物形象塑造:全詩在各種衝突當中,透過人物對話與行動,展現各個人物的性格、特徵,並且塑造出諸如劉蘭芝、焦仲卿等典型的人物形象。
(2).比興、鋪陳的運用:全詩以「孔雀東南飛,五里一徘徊」的情景起興,引起讀者聯想;結尾時以「魂化鴛鴦」,象徵焦、劉二人至死不渝的感情。而在詩中針對各個場景情節,都做出了恰當的描述鋪陳。
(3).敘事剪裁得當:〈孔雀東南飛〉的敘事應詳則詳,應簡則簡,省略無關緊要的情節,緊扣重點,甚至對重點做出重複的描述,顯示作者對情節掌握得當。

(五)、文人詩

  漢代文人在詩歌創作方面較為少有。大體而言,兩漢文人創作的詩歌以承襲《楚辭》的騷體詩、仿效《詩經》的四言詩、文人創作的五言詩、文人樂府為主。
  兩漢騷體詩如劉邦〈大風歌〉、劉徹〈秋風辭〉、〈瓠子歌〉;四言詩如劉邦〈鴻鵠歌〉;五言詩如班固〈詠史〉、蔡邕〈翠鳥〉等。
  此外,亦有諸如梁鴻〈五噫歌〉、張衡〈四愁詩〉等等,乃四言詩過度為五言詩的作品。

(六)、五言詩的起源

  針對五言詩的起源,前代有兩種說法,一曰起源於枚乘,一曰起源於李陵:

1. 起於枚乘

  劉勰《文心雕龍.明詩》當中,有「古詩佳麗,或稱枚叔」,用「或稱」一詞,代表劉勰並非肯定「古詩」為枚乘所作;而徐陵《玉臺新詠》,則將〈西北有高樓〉、〈東城高且長〉、〈庭中有奇樹〉、〈涉江採芙蓉〉、〈行行重行刑〉、〈青青河畔草〉、〈迢迢牽牛星〉、〈明月何皎皎〉與〈蘭若生春陽〉九首古詩,題為「枚乘雜詩」。
  關於此說法,前人發現幾個問題,使得這一說法難以使人盡信:

(1).蕭統《昭明文選》於《古詩十九首》並未列出姓名;鍾嶸《詩品》稱枚乘「辭賦競爽,而吟詠靡聞」。加以李善注文選「古詩,蓋不知作者;或云枚乘,疑不能明也」,可見諸家皆未採信作者為枚乘之說法。
(2).《漢書.枚乘列傳》、《漢書.藝文志》僅載錄枚乘賦篇,而無詩篇;且司馬相如、揚雄等與枚乘同時之人,亦未有五言詩之作傳世。要知文體之興起乃一風氣,新體一出,而眾效仿之,絕無當代僅有枚乘一人創作之可能;更遑論題為枚乘所作詩篇已相當成熟。
(3).若文景之時,枚乘已能創作如此成熟之五言詩,則無建安時期方有影響之道理。

2. 起於李陵、蘇武

  蕭統《昭明文選》著錄李陵〈與蘇武詩〉等三首,又著錄蘇武古詩四首,皆堪稱成熟的五言詩作品;鍾嶸《詩品》曰:「逮漢李陵,始著五言之目矣」,《南齊書.文學傳論》亦曰:「少卿離辭、五言才骨,難與爭騖」,因此有五言詩起源於李陵、蘇武之說法。
  關於此說法,前人也發現幾個問題,使得這一說法仍舊讓人難以盡信:

(1).《漢書》李陵與蘇武列傳與〈藝文志〉當中,皆不見有五言詩之記載。
(2).《昭明文選》載蘇武五言詩三首,內容寫朋友夫妻離別之情、戰場行役之苦,皆與蘇、李贈別無關。且詩中內容提及江漢、河梁,與蘇武牧羊北海之處顯不合,可能為後人假託或訛傳。
(3).在洪邁《容齋隨筆》與顧炎武《日知錄》皆提及李陵詩「獨有盈觴酒」之「盈」字乃惠帝諱,漢時觸諱有罪,不可能讓觸犯忌諱的詩流傳。

3. 五言詩的起源

  雖然難以相信枚乘、蘇武、李陵作有五言詩,但是西漢之有五言詩,仍舊是能夠相信的。一種文體的興盛,必然經過一定時間的醞釀,不可能突然崛起。五言詩較四言多出一字,在敘事抒情上更添轉圜餘地,並且已經在民謠當中開始醞釀,諸如《漢書.禹貢列傳》記載的「何以孝悌為」、〈五行志〉記載的「安所求子死」等,雖然用字遣辭的技巧上較為簡單,但仍就可視為五言詩的濫觴。
  進入東漢以後,五言詩逐漸成熟。班固〈詠史〉堪稱五言詩的里程碑。之後寫作五言詩的文人日漸增加,技巧也日漸成熟。因此可以簡單地推斷,五言詩醞釀於西漢,完成於東漢,成熟於東漢末年。

(七)、《古詩十九首》

1. 時代

  魏晉南北朝對古代詩歌通稱「古詩」,《昭明文選》則將失去題名的十九首五言古詩編入一卷,題為《古詩十九首》。其產生年代約莫在東漢晚年,建安之前。

2. 內容

  《古詩十九首》的內容極具現實主義,反映當代現實生活,與中下階層知識份子的思想、遭遇。其內容大致不脫離恨鄉愁、知識份子的自悲自嘆,或者逃避現實的消極思想等等。

3. 特色

(1).情景相襯:《古詩十九首》的抒情,往往透過對現實景物的描述,見物起興,達到抒情的效果,如〈迢迢牽牛星〉藉由「河漢清且淺」,引發出「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」的情感。
(2).構思精巧:譬如〈青青河畔草〉用「青青河畔草,綿綿思遠道;遠道不可思,夙昔夢見之」,從青草漸進到遠道,再從遠道漸進到夢境,透過層層漸進的方式逐步深入;又如〈青青陵上柏〉通過不同側面、不同角度的描寫,反映文人失意的心情。
(3).文辭淺顯:《古詩十九首》來自民間,其文辭受到樂府民歌影響,顯得淺近自然,不假雕琢;而相對於民謠而言,它畢竟是文人創作,因而又不顯得粗糙,呈現出雅俗共賞的效果。
(4).比興活用:《古詩十九首》透過活用譬喻、聯想的方式,發揮中國詩歌含蓄蘊藉的特點。

4. 地位

  《古詩十九首》乃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。在中國文學史上,它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:

(1).承先啟後:《古詩十九首》上承《詩經》「飢者歌其食」、樂府詩「感於哀樂,緣事而發」的詩歌傳統,進而下啟建安年間以後的詩歌風格。
(2).由民間過度為文人:漢代詩歌早期少有文人之作,東漢初年也僅有部分文人嘗試為詩;《古詩十九首》則以民歌為基礎,將文人詩歌與民間文學融合,進而形成建安年間以五言詩為主的局面。
(3).抒情敘事分流:樂府詩以敘事為主,抒情篇章較少;《古詩十九首》多以抒情為主題,使敘事、抒情的分別更加明顯。
(4).五言詩基石:綜觀後代五言詩,皆源自於《古詩十九首》的形式,而更加發展。

(八)、樂府詩與古詩的比較

  樂府詩與古詩,乃漢代詩歌兩大主要系統。在本質上,樂府詩乃是經過有系統地搜集、整理而成的結果,古詩則是民間文學自然發展而形成;形式上,樂府詩多長短句,古詩則以五言或七言為主;內容上,樂府詩以敘事為多,古詩以抒情為重;節奏上,樂府詩可歌,古詩則否;風格上,樂府貴遒勁(強勁有力),古詩尚溫雅。

四、 漢代散文

(一)、政論散文

1. 政論散文的發展

  由於戰國晚期策士縱橫遊說,且思想家著作發達,百家爭鳴,因而造成漢代散文當中,以政論散文較早開始發展。前漢早期政論文當中,以賈誼、晁錯較為突出,無論針砭時弊,或者分析前朝敗亡原因,皆說理明確而有說服力。文章風格上,賈誼、晁錯皆疏直激切,賈文疏闊、晁文見識深遠。
  桓帝時,桓寬據昭帝時的鹽鐵會議文獻,整理剪裁而成〈鹽鐵論〉,保存西漢時期的經濟思想史料,並且對社會現象與時政弊端作出諷刺。
  東漢政論文較為有名的有王符〈潛夫論〉、仲長統〈昌言〉,文章結構嚴密,語言質樸。此外亦有著名思想家王充的《論衡》,其中各篇對傳統天道思想、儒家聖人皆提出懷疑,並且有相當精采的文學觀點。

2. 政論散文的特色與影響

(1).著重現實:兩漢政論散文針對時政,進行鞭闢入裡的針砭,能夠深入社會,了解問題,進而提出對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,是先秦諸子散文針對現實進行思考議論的延伸發展。
(2).結構完整:先秦諸子散文在兩漢完全成熟,不再以語錄體或故事體呈現論點、思想,而是以頭尾完整,邏輯嚴密的面目表現在散文上。
(3).駢偶化:受到漢代辭賦影響,且政論散文較寫物賦更適合駢偶的形式,並與漢賦交錯影響後代駢文。

(二)、史傳散文的發展

  中國古代即重視歷史的記載,諸如《尚書》、《春秋》,雖然篇幅短小,內容簡單,但皆為古代記載歷史的著作;直至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,在歷史事件的描述上更加進步;再到《戰國策》,則對人物亦有所描繪。截至《史記》,方有結合事、言、人的史傳散文。
  史傳文學的成就,在《史記》之後,無人能夠達到更高的水準,因此史家致力於史料考核、搜集;文學家則另闢蹊徑,對素材、手法繼續發現、發展。

(三)、《史記》的成就與特色

  司馬遷以「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」為核心要旨,完成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的《史記》。《史記》於史學、文學方面皆有相當成就,其成就與特色如下:

1. 開創紀傳體史書

  《史記》開通史之先,以本紀、世家、列傳、書、表五種體制構成,並且採用紀傳體,成為後代史書典範。

2. 觀念進步:

  在當代以混雜陰陽五行、讖緯之學的「儒術」當中,司馬遷突出人物在歷史進程當中的重要性,更注意到經濟發展推動歷史前進的現象,對進步史觀與以肯定。

3. 思想內容豐富、無畏的批判精神:

  《史記》全書充分表現出反對暴政、暴君、豪強、酷吏的思想,並且對愛國思想給予肯定及同情。且不分階級,對於各階層人品高尚、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物,皆不吝於作傳、盛讚。

4. 嚴肅的著述態度:

  司馬遷以前人留下的豐富史料為基礎,參考六藝、諸子書,加以遊歷時蒐集探訪的逸事傳說,使得《史記》的內容更加豐富。對史料選用的謹慎,對資料的考證,在在表現其科學精神與謹慎嚴肅的態度。

5. 擅長描寫人物:

  《史記》以紀傳體為主,在人物描寫上展現卓越的技巧。對於不同身分、形象的人物,皆能以不同筆調進行描述;且透過靈活運用人物間的對話,更能生動地呈現人物形象。除此之外,司馬遷常透過典型的事件,精確傳達人物個性。

6. 語言藝術精粹:

  《史記》詞彙豐富,並且整潔、精煉,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與生動性。且將許多古籍中難懂的文句,加以翻譯加工,成為通俗的句子,在在展現司馬遷對於用字遣辭的熟練。

(四)、《漢書》的成就與特色

  作為《史記》之後的重要史書,《漢書》乃是中國著名之斷代史,乃班固以其父班彪《續史記》為底,歷經二十年寫作,並於身後由其妹班昭、妹婿馬續增補而成。其文學成就如下:

1. 尊重史實、反映現實

  班固出身仕官家庭,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,加以受詔修史,因而較缺乏《史記》的批判精神與思想見解;但班固作為歷史學家,仍舊相當重視歷史事實。因此在各個篇章中,在在反映歷史事實,呈現王公貴族的種種暴行,與對黎民百姓的剝削等等,深刻而忠實地將史實保存於書中。

2. 人物形象創造成功

  《漢書》在人物敘述上,較缺乏《史記》的生動、鮮活;但是在描述上,卻有比《史記》更進步的文學手法,且敘事亦較為精詳。諸如〈蘇武列傳〉、〈朱買臣列傳〉等,十分成功地打造後代讀者對該些人物的印象。

3. 文辭富麗嚴謹

  相對於《史記》的通俗流暢,班固以創作散體大賦與詩歌的深厚資歷著述《漢書》,其排偶、富麗的文辭,更有過之。加以班固奉詔修史,文字自然更加嚴謹。

(五)、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異同與影響

  《史記》與《漢書》同為中國歷史上重要歷史著作,在重視歷史事實、反映社會現實的精神上是相承的;但在觀點、語言、體製,皆有相差異之處:

1. 取材

  在文章取材方面,《史記》側重在用典型事件呈現人物形象,因此無論雅俗,只要符合需求就予以採用;《漢書》為官修史書,取材以雅為主。

2. 風格

  《史記》篇章當中,經常蘊含慷慨、激昂的情感,諸如〈項羽本記〉、〈刺客列傳〉等,文風較為生動活潑;《漢書》則以雍容、雅正為主,缺乏作者情感之投入。

3. 筆法

  《史記》在筆法上,以揮灑自如,因事制宜見長,在該簡潔時簡潔、應豪放時豪放,依照描寫事件、人物之不同,靈活運用不同筆法;《漢書》則以嚴整細密見長,通篇以嚴謹、細緻的筆法行文,較無《史記》之靈動。

4. 文辭

  司馬遷常將艱難的古文翻譯為當時的口語,行文多用散體;班固則具備辭賦家的風範,用字遣辭排偶工麗。

  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在文學、史學上皆取得巨大成就,它們對後代文學的發展,也展現了顯著的影響。在文章辭賦方面,魏晉六朝駢文興盛,受《漢書》影響較大,及至古文運動之後,又以《史記》影響較深;而《史記》開創紀傳體,使傳記文學開始勃興,影響後代史傳文學深遠;又,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刻畫許多歷史人物的顯著形象,亦給予後代詩歌、小說、戲曲豐富的素材。

(六)、王充的文學觀

  王充乃是東漢初年的思想家、文學批評家,他的文學觀點主要反映在《論衡》一書的〈藝增〉、〈超奇〉、〈佚文〉、〈案書〉、〈對作〉、〈自紀〉諸篇中。其文學觀念大略如下:

1. 文學當有實用功能

  在〈佚文〉中,王充以為「文人之筆,勸善懲惡」,認為文學應當蘊含教育意義,並且以對世道有助益為原則。

2. 注重內容與真實性

  在〈超奇〉中,王充以為文章當內容與形式並重,而尤以內容最為重要,若無實在的內容為基礎,則無論多麼華麗的文學技巧,皆為徒勞。

3. 重獨創、反模擬

  在〈自紀〉當中,王充認為文學應當有個性;僅僅追求形式的相似,只會導致邯鄲學步,失去文章至情。

4. 重通俗、反虛美

  在〈自紀〉當中,王充指出「口則務在明言,筆則務在露文」,認為文字與口語應該統一。

沒有留言:

文章分類